他是一朝宰相的親生兒子,卻只做過芝麻大的小官; 他天天沉迷于歌妓美酒間,卻寫出宋詞里最美的樂章; 他曾經(jīng)有過熱血,也有過放蕩,有過壯志,也有過消沉; 他將青春一手毀掉,卻也將青春永遠地寫進文學里…… 他就是最好的詞人——晏幾道。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晏殊第七子。 晏殊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太平宰相,少年時號稱神童。14歲封為進士。仕途坦蕩,無驚無險直升宰相之位,功名事業(yè)登峰造極,成功模式堪稱士人典范。 晏殊為自己八個兒子起的名字都很有儒家道味道,居厚、宣禮、崇讓、明遠等。只有晏幾道,這個天生異稟的小七,與眾不同。幾道,出自老子《道德經(jīng)》:“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上善若水,處惡不爭,這個流水般的名字,或許正隱喻了晏幾道一生的風范。 晏殊是靠著自己的才智和努力,靠著太平盛世的運氣,一步步登上位極人臣的宰相之位的。然而作為創(chuàng)業(yè)的官一代,一生富貴的晏殊偶爾還有點小家氣,當別人以為富豪之家都是銜金弄玉時,他曾得意地說,窮人家才把富貴掛在嘴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這樣的氣象才是真富貴。 可以說,晏殊傳下的是有教養(yǎng)的富貴體驗,然而對于他四十多歲才生的這個暮年之子晏幾道,富貴已經(jīng)成了滲透到骨髓里的氣質(zhì)。多年以后,境況落寞的晏公子回憶起曾經(jīng)富貴榮華的官二代生涯,寫下了著名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同樣的月,同樣的風,卻是桃花楊柳,樓臺歌舞,不但有富家氣象,更有貴族氣質(zhì)。 可惜韶華易逝,歲月無情,就在晏幾道十八歲未滿時,晏殊撒手人寰,晏家未成一方望族就將迅速凋零。雖然幾個兄長都在朝為官,但資質(zhì)平庸,官職亦小,初入仕途的晏幾道,蒙朝廷恩典給了一個太常寺太祝的閑官,其實也就是一個拿著極低薪水的小公務員。 他不是不能找點人際關(guān)系,作為前宰相之子,晏殊給他留下了豐厚的政治遺產(chǎn): 最近的,晏幾道的大姐嫁給了富弼,這是未來的宰相。遠一點,那個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晏殊曾對他有提拔和救命之恩,范終生以門生自居;那個寫“云破月來花弄影”的張先,寫“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宋祁、寫“人生自是有情癡”的歐陽修,都曾受過晏殊的提拔或器重,甚至連王安石,也一直對晏殊感念有加…… 這么多顯達名人,誰伸根指頭不能拉晏幾道一把?可他偏偏不,桀驁的他不愿求助任何人!他也并非不學經(jīng)濟文章,他的好友黃庭堅評價說“潛心六藝,玩思百家”、“論文自有體”,但偏不肯做“進士語”——不屑于科舉仕途也。 那是北宋黨爭最殘酷的年代,司馬光為代表的舊黨和王安石為代表的新黨如走馬一般爭權(quán)奪勢。在一旁冷眼目睹一切的貴族公子實在沒有興趣介入其中,然卻因朋友鄭俠上書指斥王安石新法,差點牽連入獄,從此他對政治更加心灰意懶…… 甚至他都不屑與他們發(fā)生更多的關(guān)系。據(jù)說,從黃州回京城,當時已名滿天下的蘇軾,曾想拜訪晏幾道,卻吃了一個大大的閉門羹——“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舊客,亦未暇見也?!薄裉斐写蠊儆幸话胧俏壹业呐f客人,我還沒空見呢,你蘇軾算老幾? 晏幾道就這樣自動放棄了世人殷羨的官二代身份,從此寄情聲色,醉倒在美人歌舞間自毀青春。他的朋友沈廉叔、陳君龍家有幾個歌女,蓮、蘋、鴻、云,晏幾道經(jīng)常與他們開宴為歡,每每寫成新詞就讓她們譜曲彈唱,三人飲酒取樂。在晏幾道的《小山詞》里,隨處可見這些姑娘的身影: “小蓮未解論心素”、“小云雙枕恨春閑”、“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小蘋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 若能老死花酒間,人生何懼見白頭?對晏幾道來說,這未必是最好的日子,可即便是這樣的日子,也不可多得。很快地,朋友們死的死,病的病,諸家沒落,歌女也隨之消散江湖。晏幾道回到家中,面對明媒正娶卻絲毫不解風情的妻子,只能將自己的才華和深情埋葬在孤獨里。 他回憶過去的酒宴,是“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拼卻醉顏紅”,是“濺酒滴殘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 他回憶過去的美人和音樂,是“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是“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 他寫離別寫思念,是“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是“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 他寫拼命的深情:是“年年拼得為花愁”,是“拼卻一襟懷遠淚”; 他懷舊、思舊、念舊,是“蘭衾猶有舊時香,每到夢回珠淚滴”,是“紫騮認得舊游蹤,嘶過畫橋東畔路”,是“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 他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卻什么也抓不住。他向夢境尋找回憶,“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可醉夢中醒來,卻是“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是“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然而他又一次次忍不住扎身夢里,“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就這樣,晏幾道揮霍了他二十多年的青春,揮霍了百萬家資,一個實實在在的官二代淪落成不合時宜的窮書生……直到四十幾歲,一首應制的小詞得到皇帝的賞識,勉強授予了一個外省的監(jiān)官,而這個地方的大帥韓維很湊巧也是晏殊的門生。似乎有點悔青春的晏幾道向韓大帥獻詞,希望展現(xiàn)一點才華,然而毫無意外,自負了半輩子的他,在別人眼里確是負了。他天真地以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別人也會喜歡,自己用功的東西別人就一定會認可……韓維回信說,公子你才華有余,但德行不足,希望你放棄這些多余的才華,好好學學怎么做官,這是我作為您父親的下屬,最善意的希望啊。 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蛟S后來晏幾道的心中萌生過無數(shù)次悔意,對于他狂傲不羈的一生,這樣的評語實在是難堪的“污點”。沒多久,他就辭職回家,從此“不踐諸貴之門”,隱姓埋名,再也沒有人關(guān)心他是晏殊的兒子。 有一年重陽,他填了一首《阮郎歸》: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xiāng)。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span> 還是那么的驕傲,那么的喜歡金、紅、綠、紫、黃這些明亮顏色,然而心卻日益沉靜,年歲既往,昔日的疏狂已成回憶,剩下的只有生命的自傷與凄涼。 后來,范仲淹之子范純?nèi)室怨嗜酥缓托∩椒劢z的身份,勸他整理以往的詞作。此時已過五旬的晏幾道終于沉下心來審視自己的生命: 愛父親嗎?愛,晏殊的名聲他用人格去維護,晏殊的文學他用心血去傳承; 愛歌女嗎?愛,她們是他生命的過客,但他從來不用任何俯視的目光看待她們; 愛自己嗎?愛,他愛那個深情沉醉于美酒歌舞間的自己,更愛那個在文學中書寫生命印記的自己,因為回憶讓他溫暖,回憶里都是最好的年華; 愛功名利祿、愛仕途前程嗎?愛,但如果要低頭而求取,如果要赧顏以爬升,他寧可沒有;他有他的詞,有他的文學,有文學他就擁有幸福,擁有一切…… 曾經(jīng),曹子建失去王儲之位,哀傷的心寫就魏晉最好的文學;曾經(jīng),李后主輸?shù)裟咸平?,凄苦之心成就了一代詞中帝王;后來,曹雪芹承受抄家之痛,愧恨之心創(chuàng)造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 晏幾道自毀前程,自己放棄了官二代,然而他比他們有著更深的文學自覺,他放棄了一切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信念,也拒絕用任何形式的道德判斷來審視生命的價值,他的所有心血只是凝結(jié)成一部書寫生命情感的《小山詞》。他從來不寫懷才不遇,不寫游子鄉(xiāng)愁,不是因為他沒有,而是他從來不在乎,他只要對人世幸福最美的眷戀與深情。于是,當后世一代又一代才子佳人在風花雪月中不斷吟唱,晏幾道這些熱情如火的美麗詞句,這份獨立而高貴的人格,他的名字也在歷史中得到永生。 在文學里,所有的告別都不是告別,所有的失望都不會絕望。文學里的晏幾道是痛苦的,但更是幸福的,千百年來,無數(shù)吟誦《小山詞》的后人,同他一起分擔喜樂憂愁,我們走到他的身邊,不再離開。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這是《小山詞》里最美的情歌。夢是思念的夢,也是人生的大夢;落花是美麗的境界,也是人生的境界;心字是小蘋的身影,也是生命的背影;明月是當時的明月,也是晏幾道一生的縮影,他就像不變的明月,照著歌女們彩云般倩麗的身影,照著千百年彩云般唯美的文學。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這是晏幾道最美的寫照。 付出了真情與心血,縱然歲月虧欠,歷史也絕不會辜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