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9月,嘉慶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狩獵期間突然駕崩,終年61歲。史書上的記載寥寥幾筆,因病而死,與雍正的死如出一轍。而野史卻記載嘉慶死于雷劈,且言之鑿鑿,可信性非常高,而后來道光皇帝的反應(yīng)也從側(cè)面證實嘉慶是遭雷劈而死。 古人對上天是非常敬畏的,一個人遭雷劈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就是此人一定是做了人神共憤的事。如果嘉慶遭雷劈,傳到民間,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這有損嘉慶和清廷的名聲,所以不可能見于正史。 嘉慶皇帝是清朝入關(guān)后的第五位皇帝,與他的曾祖父、祖父、父親相比,嘉慶無疑平庸的多,在位期間幾乎無所作為,無法扭轉(zhuǎn)清王朝衰敗的趨勢。 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乾隆,他為什么偏偏選嘉慶這樣一個平庸的兒子來當(dāng)皇帝? ![]()
其實,乾隆也很無奈。由于他在位時間太長,在他長達60年的皇帝生涯中,大部分兒子都熬死了。到了乾隆晚年,還活著的兒子鳳毛麟角,只有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后來的嘉慶帝表現(xiàn)相對出色,也就是矮子里面拔高子。 乾隆選擇嘉慶當(dāng)皇帝,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嘉慶皇帝的生母是乾隆比較喜愛的令貴妃魏佳氏,雖然沒有正式冊封為皇后,但在乾隆的第二任皇后死后,令貴妃就開始代攝后宮事務(wù),已經(jīng)是事實上的皇后。乾隆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一直想立自己的嫡子為皇帝,他先后立了自己的兩個嫡子為皇太子,但都未成年就夭折了。 中國古代皇位繼承制往往是子以母貴,地位低下的皇子基本與皇位無緣,除非皇帝只有一個兒子。嘉慶是諸皇子中身份最高的一位,自然是乾隆的最佳人選。 ![]()
乾隆一生好大喜功,自詡為十全皇帝。但他也知道,如果后世皇帝也像他這樣,清朝遲早玩完。就像朱元璋為什么要選朱允炆為繼承人,而不選朱棣的原因一樣。國家需要的是一位守成之君來穩(wěn)定局面,他不會瞎折騰,嘉慶無疑非常吻合乾隆對守成之君的定義。 實際上,嘉慶皇帝確實如乾隆所希望的那樣守成有余,而開拓不足,在他的統(tǒng)治下,清朝積重難返。后乾隆時代,清王朝更需要一位有魄力,有作為的皇帝,帶領(lǐng)清王朝走出困境??上В郧∫院?,清朝再也沒有出現(xiàn)一位有作為的皇帝,皇帝一個比一個平庸,最終走向滅亡。 雖然嘉慶除掉了和珅,但不過是內(nèi)部的一次爭權(quán)奪利罷了,和珅只是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所以,民間才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一說。 當(dāng)然,嘉慶也想像他的先輩那樣努力做一個有作為皇帝,但他的才能有限,只能在清朝這艘已經(jīng)破敗的大船上修修補補,延緩下沉的時間而已,根本于事無補。 ![]()
清朝自建國起,就非常重視八旗子弟的尚武精神。入關(guān)以后,尚武精神一直延續(xù)下來。清朝前期皇帝,除了雍正外,其他皇帝都是“木蘭秋狝”的狂熱者。 嘉慶在位25年,“木蘭秋狝”一直是八旗子弟最重要的盛會,嘉慶也在“木蘭秋狝”中體驗祖先開國時的金戈鐵馬。但上天似乎跟嘉慶開了一個天大玩笑,他竟然在“木蘭秋狝”中遭到了雷劈。 據(jù)野史記載,有一天,嘉慶皇帝帶著大隊人馬來到木蘭獵場圍獵,但當(dāng)天的運氣似乎很不好,老虎、熊等猛獸一只都沒有,只有兔子、鹿之類的小動物,這也嘉慶很不滿意。眼看天快黑了,嘉慶只好打道回府。結(jié)果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半路上突然電閃雷鳴,下起了傾盆大雨。突然一聲炸雷,只見嘉慶掉下馬背,原來是被剛才的驚雷劈中。 ![]()
夏秋是雷雨多發(fā)季節(jié),尤其是在空曠的原野上,最易遭雷劈。嘉慶狩獵,肯定是全副武裝。 從清朝皇帝狩獵的戎裝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清朝皇帝打獵時都是身穿盔甲,頭戴尖帽,尖尖的帽頂由金屬制成,在空曠的山林中,容易成為雷擊的目標(biāo)。古人不懂雷擊的原理,只覺得這樣更能昭顯帝王霸氣和睥睨天下的氣勢。嘉慶這一打扮,他成了眾人的避雷針,自己反而成了受害者。 或許是基于這個原因,擔(dān)心自己某一天也被雷擊,嘉慶的兒子道光登基后不久,就廢止了“木蘭秋狝”。 要知道,“木蘭秋狝”已經(jīng)實行了100多年,具有很強的政治軍事意義,康雍乾嘉四朝140年間,總共舉行了105場“木蘭秋狝”,“后世子孫,當(dāng)遵皇考(康熙)所行,習(xí)武于木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清朝皇帝和宗室及八旗子弟,現(xiàn)在突然被道光廢了,這是違背清朝祖宗之法的。 ![]()
道光在上諭中是這樣解釋的,他說“木蘭秋狝”勞民傷財,國家如今財政困難,沒有必要再實行下去,而且自己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敖駳q秋狝木蘭,允宜遵循成憲,肄武綏藩,然不可不審度時事,量為展綏。所有今歲熱河亦著停止。此朕不得已之苦衷,非敢耽于安逸也。” 要知道,嘉慶的幸運源自“木蘭秋狝”,因其表現(xiàn)出色受到祖父乾隆的稱贊,就像當(dāng)初乾隆被康熙所賞識一樣,最后兩人都榮登大寶。所以,后人猜測,道光之所以要廢“木蘭秋狝”,很可能與嘉慶被雷劈死有關(guān),道光不想步他父親的后塵最后凄慘而死,被雷劈成焦炭。 由于“木蘭秋狝”一直是由清朝皇帝組織和參與的最高頂級的皇家圍獵盛會,道光自己不參加了,其他人也沒有參與的意義,他干脆來一個一刀切,今后八旗子弟誰都不用再參加,“木蘭秋狝”從此成為絕響,八旗子弟也逐漸成為遛狗斗雞之徒。 為了讓廢止“木蘭秋狝”的明面理由更加合理充分,嘉慶允許百姓進入林區(qū)開荒種地,百姓也因此受益,對道光皇帝感恩戴德,道光還因此收獲了一波民心。 參考資料:《清史稿》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