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閉目、靜心、用八句口訣組場 祝您安心、健康、長大功! 無聲的命令 直接去動 時時感覺 (詳見《氣功科學大專教材與明師講解:智能氣功科學概論》293-296頁) 練智能動功,就是集中精神做動作,意念跟著動作變化,動作以外的、跟動作沒關(guān)系的意念活動不搞。 集中精神做動作,對這個問題要進一步深刻領(lǐng)會。所謂集中精神做動作,應該是意念一動,馬上就產(chǎn)生形體動作。比如做推拉動作,集中意念做動作,就是你有推拉的意念,并沒有推拉的概念。推,是精神和形體結(jié)合到一起的推,這就是感覺運動思維。 1.喊口令來體會。一開始不會搞,就喊著口令:推——拉——,意念里推的動作是和推的(口令)詞匯結(jié)合起來的。 2.沒詞匯的命令來體會。以后腦子里沒有推這個詞匯,沒有概念詞的推,只有推的具體指令(推的意念)就推出去。 就好比我們要拿個東西,如拿書,腦子里沒有“拿書去”這個概念,可是“我要拿書去”這個指令“要下達下去”,讓腦子里這個指令直接地和形體動作結(jié)合起來,這才叫集中精神做動作。 3.入手方法。一開始是宏觀的,以后閉著眼睛從里面一點點兒感覺,一點點兒體會,就不一樣了。如你這手微微這么一動,動一點兒,“我想動,要蜷”,腦子里有“要蜷”的命令,一蜷體會、一蜷體會,但這個命令又不是語言詞句的形式,這個動和你腦子完全同步了,那才叫真正集中意念做動作。 如果你能感覺到腦子里“無聲的命令”,那就是往里面收了。所以首先你腦子里得會發(fā)無聲的命令,這又新添了一個詞匯,又講深了一個層次。書本上也沒有,你們聽了知道了就行了,是個“無聲的命令”。 現(xiàn)在你能做動作不跑神就不錯了,想要腦子里把命令和動作兩個合起來,那是比較困難的。 四、意念練功 練捧氣貫頂法,不做動作,閉起眼睛從頭到尾想一遍,有的人會想,有點兒氣,氣不大。如果你能感覺到腦子里指令和動作合住了,然后一想,跟練功一樣??涩F(xiàn)在腦子里無聲的命令還感覺不著,這個命令跟形體還沒有合住,這個時候想(這個)氣,作用太小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從練功開始就認認真真去體會,意念、動作、形體,都要去體會。 五、練功重在體察,別瞎練 不是光瞎練,光耗時間,耗時間里邊得有內(nèi)容,要一邊耗、一邊體會、一邊琢磨意念活動、意念合到形體、意念形體合,要有內(nèi)容。你那兒站半個鐘頭莊,里面有好多內(nèi)容,站一個鐘頭莊內(nèi)容也不停,這么搞起來才行。 要是平時意念一動你的形體合不上,要有那么快的反應速度絕對不可能。 所以不搞特殊的意念活動,集中精神做動作,一定首先要把意念——無聲的命令和形體動作結(jié)合到一起。(有時講個小故事或打個比方,是把這些知識形象化一點,使大家腦子里印象深一些。)這樣大家集中精神做動作,經(jīng)常集中精神,走路時心都不外放,注意兩只腳,這個腳一抬,那個腳一抬,腳心、腳后跟、腳掌都體會,真這樣走上三個月就不一樣了。 智能人按:看到這句“你不“著魔”,怎么出本事?!”想起老師2018年10月給“科研高級研習班”寄語中提到“氣學實質(zhì)三層物,苦研精修若入迷?!彪m相隔了26年個春秋,但老師對追求功夫、真理的要求未變——苦研精修“若入迷”。 其實不說修功夫,就說大科學家,不論是國外科學家牛頓、愛因斯坦、居里夫人,還是國內(nèi)書圣王羲之、數(shù)學家陳景潤,對專業(yè)都非常入迷——如癡如醉、瘋狂至極,甚至在很多常人眼中是“瘋子”! 做學問,修道只爭朝夕,故有“朝聞道,夕死足矣”之名言。為了激勵人們抓緊修煉,了脫生死,古人云:“莫到老時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老師也多次引用)黃泉路上無老少,奈何橋上骨肉分。” 想生命自由解放,我們只能加倍努力。 有法可依,只爭朝夕。無聲命令,心想事成。 請您閉目養(yǎng)神,認真地想想大氣場,想想自己人生的意義……滿心而發(fā),給大家加個好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