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稱一些小學生為熊孩子,其實有一些小學生不僅動作表現(xiàn)得有點“熊”,就連腦回路也不是平常人所能夠理解的。 就拿他們寫的作文來說,恐怕稍微想要考高分的小伙伴都不敢這么寫吧? 看了他們寫的作文之后,實在是讓人忍俊不禁。 這篇作文的題目叫做《爺爺》,本來以為會像普通人那樣寫他爺爺?shù)耐饷?,有多么的疼愛他?/p> 不過看了這位小學生寫的作文以后,才知道描述爺爺原來還有這樣一種寫法。 顯而易見,從這位小學生的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爺爺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為了懷念他爺爺又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便采取了較為委婉的方式,說爺爺還在世的時候,為我付出了太多。 本來這也沒什么,關鍵是寫完這首詩之后,詩最后面的那個后綴是什么意思? 這是自己給自己評獎了? 不過這位小朋友還算是比較謙虛的,只是給自己評了一個二等獎,并沒有說自己是特等獎,關于這樣一份品格就值得贊揚。 原來我們一直對窮不過三代這個俗語的意思有一個誤解,并不是說自己的爺爺窮自己的老爸也窮,而自己就不窮了。 這位小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探討專研終于明白了其中的潛在意義,原來這個俗語并不是這樣一個意思。 到了自己這一代依然很窮,只不過比較可惜的是,比前面兩代還要窮了,因為現(xiàn)在窮得連媳婦兒都娶不到了。 既然如此,又怎么會有第四代的說法呢? 照這位小學生這么一說,還真有這么一個道理,不過老師看見他寫的這樣一篇作文,恐怕都笑得停不下來了吧? 果然老師在最后做出評語:果然,困惑了幾代人的問題終于被你解開了。 本來看到這篇作文的前面一句話“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三天”,覺得這位小學生有一點文化涵養(yǎng),認為他是化用了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不過往下看,越看越不對勁,這位小學生到底要怎樣度過這三天呢? 在最后給出了答案,原來前面說那么多全都是假象,只是為了向老師表達這樣一個信息:我太難了,我在學習度日如年。 表面上看來這位小學生是希望自己在學校多待一些時間,畢竟待一天就是一年,那該得是多少天啊! 可是在了解了度日如年這個成語的意思之后,便知道這位小學生是妥妥地覺得在學校很難熬??! 當然,還有很多小學生寫的搞笑作文,雖然表現(xiàn)的形式都有所不同,但是都表現(xiàn)了他們神奇的腦回路,以及少年時代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