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愛的藝術》中寫到:灌輸給孩子愛生命的態(tài)度,使孩子感到活著是美好的,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活在這個地球上就很美好。 ![]() 一起起學生自殺的悲劇能夠喚起我們的反思和覺醒嗎? 一些父母希望孩子出人頭地,出于逼孩子一把的目的,喜歡跟孩子說: “你在外邊混不明白,就別回家”,這會讓孩子深陷被愛遺棄的恐懼中,無論最終取得了怎樣的成就,內(nèi)在的生命力都是匱乏的,對他人的評價都會非常敏感,也很容易自我否定、自我傷害,甚至對自己、對社會做出一些極端的傷害。 自殺是一個孩子對成人社會最后的控訴和抗爭,本質(zhì)上是孩子對世界生無可戀的深深絕望。 幫助孩子確信“人間值得”是教育的首要目標。我們一定要意識到,孩子未來遇到什么樣的人,經(jīng)歷什么樣的困境,遭遇什么樣的挫折,都是我們無法左右的,所以教育的首要目標不是幫助孩子出人頭地、功成名就,而是發(fā)展出孩子照顧好自己人生,安頓好自己的心靈,與不確定性安然相處,在挫折中能免于奔潰的能力和心態(tài)。簡單地說,教育的首要目標是讓孩子愿意活下去。 如何幫助孩子學會生存,珍視生命,樂觀生活呢?我想我們應該能做到以下三點。 二、在孩子幼年、童年時,多給孩子一些美好的經(jīng)歷和體驗,聽好的語言,看美的風景,感受美好的經(jīng)歷,讓孩子從小在心中就駐扎下愛和溫暖,光明和希望,體驗過發(fā)自肺腑的快樂,這樣孩子就會對生活有眷戀,對生命有敬畏,對未來有期待,明白生活廣闊而豐富,確信人間值得。 躍然小伙伴們快樂的采摘
我想強調(diào)的是:這個事情與我們所有人都息息相關而不只是父母和老師,這個世界是否充滿善意和人文關懷息息相關。我們每個成年人都有責任做一點事,讓我們自己和我們孩子生活的這個世界更好一點點。 當孩子們感受過無條件的愛,體驗過發(fā)自肺腑的快樂,心中常駐著光明、美好和希望,對生命有敬畏、對生活有熱情、對未來有憧憬,自然會確信人間值得。 以下是討論后躍然小伙伴們列的人間值得10大原因,我們管中窺豹,爸爸媽媽老師們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做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