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COVID-19爆發(fā)到現(xiàn)在,無論世界哪個角落,都好像染上一種隨著疫情起伏的「慢性壓力癥候群」。也許是自己,是身邊的家人或朋友,正因為經(jīng)濟和生活的各種失望和限制,而陷入強烈的憤怒或很深的無力感。 畢竟,都21世紀了。過去這一兩百年的進展,讓我們理所當然認定人類演化只會愈先進、愈順利,沒有哪個領域是人類不能掌握的。這一次,怎么會這樣子? 我們第一次體會到,面對一個病毒,人類竟然手忙腳亂、進退失據(jù)。關心天文物理的朋友也會發(fā)現(xiàn)宇宙環(huán)境、包括太陽和地球都有明顯變化。這些變化無論就氣候、經(jīng)濟、生活都可能衍生大規(guī)模影響,更別說對我們敏感的身心造出一種隨時的緊繃。就好像人類正在被整體推到一個極端的狀態(tài),處處有對立、摩擦,更需要一種深刻的反省。 當然,你會想問:反省什么? 去年夏天,我在寫《轉折點》,同時在在線帶領長達一個多月的「唯識的每日靜心」,也就是在答覆這樣的問題:人類遭遇了什么?又可以怎樣走出來? 面對一切,人類的認知始終是一種限縮、封閉、物質為主、自我強化的模式。在這樣的認知模式下,今天所面臨的種種對立、摩擦和沖突,可以說是避免不了。也正因為無法避免,才會讓我們總有一天走到一個難以忍受、自然想要反省、希望重新起步(reset)的契機。 是這樣,我才會提出「唯識」或說「意識為主」的觀點,并且透過在線靜心將這一全新觀點帶到一種體驗的層面。今年會再進行一次,而仍然不斷有新朋友加入進來。我相信透過全球至少一萬五千位朋友的投入,可以建立一個整體的意識網(wǎng)格,勇敢地踏出第一步,親自實驗認知的徹底轉變,采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從生活習慣徹底起步、重新出發(fā)。 其實,不要小看你我小小的改變。探討變化的學者都知道,在缺乏規(guī)律或混亂的狀態(tài)下,只要一小部分產(chǎn)生了某種規(guī)律性,不知不覺,整體也達到了規(guī)律。這些先達到規(guī)律、而能帶動整體變化的一小部分,也就是所謂「關鍵少數(shù)(critical mass)」。 這種變化的過程很微妙,但完全符合物理學道理。物理學家很早就發(fā)現(xiàn),在一個空間擺放大小不同的鐘擺,一開始鐘擺會以自己的步調擺動。但一段時間后,所有鐘擺會被最大的鐘擺帶動,擺動的步調會變得一致。這就是同步與諧振。這種作用加上「意識為主」的觀點,完全可以說明個人身心的健康轉變:一個人不斷從正向心念出發(fā),自然可以帶動全身器官的同步與諧振。同樣地,這種同步與諧振也可以對應到社會、環(huán)境,甚至宇宙。 生命和宇宙有一條定律:表面上,生命是愈來愈多元、愈來愈復雜,摩擦和對立愈來愈強烈,但走到底,還是會往友善、往合一前進。然而要進入這個轉變的軌道,靠的是人類主動的轉變。 這種認知上的轉變,是這一生最大的功課。在認知層面,勇敢踏出第一步,就有機會成為關鍵少數(shù),打開生命全部的可能,幫助自己、幫助周邊,讓人類重新團結,同心面對所有的困難。 但愿我們一同搭上轉變的纜車,走出種種困境,真正進入人類光明的黃金時代。 (摘自《聯(lián)合報》) |
|
來自: 凱泰鴻收藏 > 《從天到地大呂希音從身體開始修行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