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櫰三《補后漢書藝文志》小說家類著錄“《西王母傳》”,無卷數(shù),題“桓驎撰”,注曰:“陶九成《說郛》有刊本?!?/span> 桓驎,一作桓麟,字元鳳(一作符鳳,一作元龍),東漢沛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漢代儒師桓榮曾孫。生卒年不詳。 早有才惠,師事贄恂,與馬融(79—166年)同學?;傅郏?47—167年在位)初,為議郎,入侍講禁中。后出為許(今河南許昌)令,病免。會母終,不勝哀,未祥而卒,年四十一。所著碑、誄、贊、說、書凡二十一篇?!逗鬂h書》卷六十七《桓彬傳》附小傳。 《文心雕龍》引《七說》文,《藝文類聚》卷三十一引《贈答詩》一首。 《隋書·經(jīng)籍志》按:“梁有司徒掾《桓麟集》二卷,《錄》一卷。亡?!?/span> 《后漢書》李賢注引摯虞《文章志》曰:“麟文見在者十八篇,有碑九首,誄七首,《七說》一首,《沛相郭府君書》一首?!?/span> 《藝文類聚》卷四十六引《太尉劉寬碑》一篇,應非此桓麟所作。 案《后漢書》稱其享年41歲,《劉寬碑》作在中平二年(185年),若麟當年即去世,則其生當在永熹元年(145年),桓帝初年還是童稚,既不可能“為議郎,入侍講禁中”,也不可能與馬融同學。因此,此碑即使真為桓麟作,此桓麟亦非彼桓麟。 顧櫰三《補后漢書藝文志》著錄《西王母傳》,注明“陶九成《說郛》有刊本”,然而,《說郛》所錄《西王母傳》乃節(jié)自《墉城集仙錄》,張君房《云笈七簽》已具錄之。至于陶宗儀(九成)《說郛》題為桓麟所作,亦不知何據(jù)。 今所傳西王母故事,除《山海經(jīng)》、《穆天子傳》、《漢武內傳》外,有《太平御覽》卷六百七十八所引《茅君傳》、《太平廣記》卷五十六所引出《集仙錄》之《西王母傳》、張君房《云笈七簽》所引《墉城集仙錄·西王母傳》、《說郛》題名桓麟之《西王母傳》及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六十六《金母紀》、徐應秋《玉芝堂談薈》卷十七《西王母》,其中《山海經(jīng)》、《穆天子傳》、《茅君傳》、《漢武內傳》單獨成書,其他《太平廣記》所引、《云笈七簽》所錄、《說郛》所題桓麟之作,及《玉芝堂談薈》所記,并皆出《墉城集仙錄》,而《弇州四部稿》之《金母紀》則是在其基礎上,結合其他傳說異聞,重新加工整合而成。 《墉城集仙錄·西王母傳》詳載于《云笈七簽》,其內容除開頭一段,其他部分則分別由《竹書紀年》相關內容、《尚書帝驗期》、《漢武內傳》、《茅君傳》輯合而成。 《云笈七簽》又錄有杜光庭所撰《?墉城集仙錄?序》,可知此《西王母傳》為杜光庭所輯。又其中用《竹書紀年》事,亦可知為晉以后作者。 《說郛》題名桓麟的《西王母傳》,實只錄開頭到《尚書帝驗期》一段,下則出按語曰:“又周穆王時,命八駿與七萃之士,使造父為御,西登昆侖而賓于王母,穆王持白珪重錦以為王母壽,事具《周穆王傳》。至漢武帝元封元年七月七日夜降于漢宮,語在《漢武帝傳》內,此不復載焉?!?/span> 《周穆王傳》為西晉時汲冢所出,《西王母傳》還在其后,自然不可能是桓麟所撰。可知陶九成謬題撰者人名,而顧櫰三失考矣。 此書有《云笈七簽》本、《說郛》本、《五朝小說》本、《五朝小說大觀》本、《舊小說》本等。 |
|
來自: 古代小說網(wǎ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