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語: 前些年,我喜歡寫些記憶性的文字——打算從自己最起點的記憶寫起,一直寫到初中就準備寫高中的時候,就擱淺了下來了。這些文字稱為《成長的記憶》,而這篇文字就是從《成長中的記憶》中摘取出來的。 在我老家那里,現(xiàn)在,想看到雪也比較難了,雖然在深冬的時候,會偶爾下一點,但落在地上一眨眼功夫就沒有了。但在我小的時候,冬天下的雪都是比較大的,有時候把整個世界都被染白了。 讀小學那時,一來到冬天的時候,我們上學都喜歡搞一個小炭盆去,那些小炭盆都是用家里廢棄的菜盆,打上幾個洞,掛上幾條鐵絲就可以了。去上學了,從家里帶上炭,把炭盆弄燃就去了。也有一些學生在半路上,找一些木柴來燒,把燒出的炭放到炭盆上。上課的時候,我們把那小炭盆放在桌底下,可以烘手烘腳,這并不影響上課的。 我們那時候,也學大人燒炭一樣,在田間,或有一些陡坡的地方,挖兩個大洞,一個在上,一個在下,中間又是相通的。上面那一個是放柴的,一般是放剛砍下來的柴,是生柴,把生柴放好后,要封好來,留下一個煙囪,這樣燒出來的炭才不會化掉。不過,就是要花很時間去燒。那火是在下面那一個洞燒的,燒出來的火,把上面那一個洞的生柴烘干,干了之后它們自己就會燃起來。大約燒一個多小時,就可以把下面的洞也封起來,把煙囪也封起來,到半天后,就可以開窯了。我們燒出來的炭一般只給我們自己用,呵呵。 在我的記憶中,小學那時下的那一場雪是最大的場雪了。第二天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在整個世界都白了。那一天,我們還要上學,走在路上,那雪都漫上小腿了。放學之后,我們就可以盡情地去玩了,在雪地里。菜園里,那些菜都已經(jīng)被冰厚住了,那些寬大的菜葉,硬梆梆的,用力碰一下,整塊掉下來。田地里,到處是厚厚的雪,我們就在雪地里打雪仗。那時候,我還在我家門前堆了一個大雪人,那時很冷,弄一下雪就要跑進屋里烤一下火。那個雪人花了我很多時間去弄,弄好之后,隨便給它弄點樹枝,做了頂帽,它的眼睛,鼻子,嘴,我都是用炭嵌上去的。 村里,很多屋舍下垂?jié)M了欲滴的冰珠,一條條的,特別耀眼醒目。村旁的那條也終于結冰了,不過不厚,所以我們也不敢踩上去玩。平時吃飯的時候,菜一做好就得用鐵做的菜盆盛好,然后把菜盆放到炭盆上,一邊吃,一邊熱著。那么冷的天,最好的事情莫不過于晚上睡覺了。躲在厚厚的被中,剛躲進去時是冷的,躺了一會兒就暖了,睡在里面,感到舒服極了。 長大了,去城市里讀大學了,我就再也沒有見過雪了,偶爾聽說家鄉(xiāng)下雪了,但那時還沒有放假,也看不了。今年春,雖說冰災和雪災,但我的老家,卻也絲毫不見一點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