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diǎn)上方綠標(biāo)收聽【早課】主講:云谷禪師 作者:云谷禪師 來源:日行一善共修平臺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yùn)。各位善友同修:大家早上好!這里是日行一善共修平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該來的會來,該走的會走,所有的相遇,都是彼此虧欠。 佛經(jīng)上說:短短今生一面遇,前世多少香火緣。 這個世界很小,小到轉(zhuǎn)身就能遇見。但這個世界又很大,大到轉(zhuǎn)身就消失不見。 人和人的相遇,是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換得的,這是緣,也是定數(shù)。 蕓蕓眾生中,只你我相遇,不過是前世未了的一段因果。這一生,有幸能遇到,別忘了好好珍惜。 緣來天注定,緣去勿掛懷。無緣相守,便隨緣聚散,看淡釋懷,過好當(dāng)下的生活! 1 相遇,別忘了珍惜佛曰:前世如若不相欠,今生又怎會相見。 人世間所有相遇,都是命中注定的緣分。 因?yàn)橛芯?,才相遇?/span>因?yàn)闊o緣,才陌路。 緣深多聚聚,緣淺隨它去,不留遺憾,如此便好。 有一天,世尊說法時,忽然對阿難說:“阿難,你拿一個桶子,前方一個村莊里有位在井邊洗衣服的老婦人,向她要一桶水回來。態(tài)度要和善。” 阿難點(diǎn)點(diǎn)頭,拿著空桶前去。果然有位鶴發(fā)蒼蒼的老婦在井邊洗衣服。于是,阿難作揖問:“老人家,可以跟你要一桶水嗎?” 老婦人抬頭看了一眼年輕人,竟怒從心生,很生氣的說:“不行!這井水只能給本村的人用!”接著就把阿難給趕走了。 阿難再三苦苦哀求,也于事無補(bǔ),只能帶著一只空桶回去。世尊聽完阿難所講的經(jīng)過,便派舍利弗去取水。 舍利弗到了井邊,一樣的老婦人,一樣的作揖問:“老人家,可以跟你要一桶水嗎?” 那老婦人抬頭看了一眼年輕人,不由得心花怒放。彷佛見了一個很投緣的親人,高興道:“行!來來來,我?guī)湍愦?.....” 舍利弗拿上水要回時,老婦人又叫住他,匆忙回家拿了些齋食叫舍利弗帶著路上吃。 舍利弗帶著滿桶的水和齋食回去,將所遇的情形向在場的弟子和世尊娓娓道來。阿難和眾弟子十分不解為何有此差別。 世尊說:“遠(yuǎn)劫前的一世,這位老婦人還是只老鼠,它死在路邊,烈日暴曬。當(dāng)時還是個趕貨商人的阿難看到這只死老鼠,心生嫌惡,掩鼻而過;而舍利弗當(dāng)時是個正要赴京趕考的書生,看到這只死老鼠,心生憐憫,順手捧了把泥土將它掩蓋。經(jīng)久遠(yuǎn)劫以后,他們再相遇,才會有這種不同的待遇。一個小小的起心動念,就能帶來如此的善惡果報,眾人需知?!?/span> 從陌路到相知,需要偌大的好運(yùn);從相知到相守,需要累世的前緣。 佛說:上輩子欠的,這輩子償還,因?yàn)橄嗲?,所以相遇?/span>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一場償還。 既然有幸遇見,那就好好珍惜,趁著當(dāng)下,你在,我也在。 相遇容易,相守不易,珍惜這份緣。暖一顆心,需要很久;傷一顆心,只需瞬間。人心都是相互的,真心換真心,少一些謊言,多一些真誠,才能傾心以對,相守一生。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人。茫茫人海,相遇已是不易,遇到一定要珍惜! 2 緣去,要學(xué)會釋懷!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無法改變的,要學(xué)會釋懷;無法挽留的,便坦然面對。 緣來緣往,冥冥中自有定數(shù)。 孤獨(dú)園有一位婆羅門,他有個十四、五歲的女兒,端正、聰明,又有口才,在一國之中,可說無人可及。有一日,女兒突發(fā)重疾,不久就死了。 父母對這個獨(dú)生女的疼愛之情,甚于自己的生命。面對女兒的死亡,父親悲痛之下,竟然瘋了,整日到處亂走。 一天,他來到佛陀所住的地方,一見到佛陀,神智立刻清醒。悲傷的父親說:“我沒有兒子,只有這個女兒,我待她如手中珠玉,她可以忘我忘掉一切哀愁!可她就這么死在我的面前,任憑我如何呼喚,她都聽不到!我心中痛苦實(shí)在難以忍耐,唯愿世尊解開我的哀愁!” 佛陀便開示道,世間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 有常者必?zé)o常 富貴者必不久 會合者必別離 強(qiáng)健者必歸死 人生萬物,不可能永久不變,就像我們的身體,就像生老病死。所有的一切,最后都會消失,大地、宇宙時時刻刻都在經(jīng)歷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過程。富貴、相聚、強(qiáng)健,這些種種,也終有一日會消失。 佛陀因此說了四句偈:常者皆盡,高者亦墮,合會有離,生者必死。 這位婆羅門聽完佛陀為他開示的這些偈語,心便開解,最終得證羅漢果。 緣分,強(qiáng)求不來,所有的相遇與別離,都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 這世間,人來人往是常態(tài),緣來緣去,都是天意。緣深的,不要輕視;緣淺的,不必執(zhí)著。 抓不住的是命運(yùn),抓的住的是人心。我們無法改變別離,卻可以早日放下,活一個好心態(tài)。 緣來真心惜,緣走不強(qiáng)求。坦然面對聚散得失,該放的放,該忘的忘。 這條路,能相伴走多遠(yuǎn),誰也不清楚,但無論如何,相伴時,要心懷感恩,真誠對待。執(zhí)著,苦的是心,傷的是情。 人生的路,自己走。沒有誰能夠永遠(yuǎn)守在你身邊,擁有真心的時候,還請多多珍惜,認(rèn)真告別的時候,彼此微笑祝福。 人活在世,越簡單的喜歡,越長遠(yuǎn);越平凡的陪伴,越心安。 漫漫人生路,別給自己留遺憾。遇見,只是一個開始,守望,才能相伴一生! 3 生命,只在呼吸之間。佛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 人生苦短,萬物無常,生命只在呼吸之間。 在轉(zhuǎn)瞬即逝的時光里,無法預(yù)測到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所以,活在當(dāng)下,珍惜現(xiàn)在的擁有。 佛陀在云端俯瞰人間,城市里熙熙攘攘,行人來往匆匆。佛陀若有所思地問他的弟子:“弟子們,你們看,人們整天都忙忙碌碌,究竟是為什么呢?” 弟子們雙手合十,恭聲答道:“佛陀,人們整天這樣地忙忙碌碌,不外乎是為了'名利’二字。” “那么,有了名利又能怎樣呢?”佛陀接著問道。 “名利之下,就可以得到別人的尊重,滿足肉體的奢侈。”一個弟子回答。 “那無名無利的平民百姓,整日忙碌,又是為了什么呢?” “佛陀,平民百姓勞累忙碌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穿衣吃飯”一個弟子平靜地答道。 “穿衣吃飯又是為了什么呢?”佛陀接著問。 一個弟子躬身答道:“佛陀,人們吃飯穿衣是為了滋養(yǎng)肉身,享盡天年的壽命呀!” 佛陀環(huán)視周圍的弟子們,沉聲問道:“那么,那么來說說肉體生命究竟有多長久?” 弟子們紛紛回答:“平均起來有幾十年的長度”,“生命短暫而迅速,就像露水般一瞬”...... 其中,突然響起一個悲愴的聲音說道:“佛陀,生命就像蜉蝣蟲一樣,早上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過是一晝夜的時間!” 但是,佛陀聽后,只不斷搖頭。弟子們討論地更加熱烈。過了一會兒,一個弟子站起身來,斷然說道:“佛陀,依弟子看來,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間。” 話音剛落,四座愕然。 佛陀笑著點(diǎn)點(diǎn)頭:“嗯,說得好!生命的長度,就是一呼一吸之間。只有這樣認(rèn)識生命,才能真正體味生命的精髓。無論是露水,還是蜉蝣,或是幾十年的壽命,都不過于一呼一吸間的長短。你們應(yīng)該好好地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鐘,每一時刻!” 生命,是一場只屬于自己的旅途。無需驚天動地,只求問心無愧,活好當(dāng)下便好。 人生,有太多的無能為力,大都因?yàn)椴欢湎Ф稹?/span> 人生在世,沒有無緣無故的遇見,也沒有平白無故的緣分。所有的遇見,都是一場命中注定。 茫茫人海中,緣分讓我們相遇,是宿命,是注定。 在有限的生命里,我們相遇,我們告別,我們重逢,我們別離。每一場匆匆路過和駐足停留,都是有定數(shù)的。 所有的過客,只會被記憶留存。生命,也因他們的存在,而大放光彩。 活著,學(xué)會釋懷,失去的,放下;擁有的,珍惜。這一路,只求走得坦然。 流光易逝,緣來不易。愿,彼此珍惜著每一次花開,痛惜著每一次花落。等到光陰老去,才會有一地繽紛的最美;才會有豐潤無憾的青春! 日行一善共修平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