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腦洞大開的問題,很難回答。這是一個基本不會成立的一個問題。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假如嬴政、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到底是哪個時代?在那個時代天下局勢是怎樣的,對手是誰,前朝是誰,有沒有外敵入侵,這都是回答這個問題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 就這四個人的開局來說,朱元璋是最差的,乞丐出身,無兵無馬,最后成功摘得桃子的。其次曹操,在早期,曹操并不是很占優(yōu)勢的,憑著他的謀略而得天下的,這是亂世之梟雄。這里開局最好的是李世民,他是二代皇帝,玄武門之變后,天下就是他的了。 嬴政的開局條件也不差,商鞅變法之后,經過數百年的發(fā)展,秦國已經是戰(zhàn)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在秦始皇發(fā)動六國戰(zhàn)爭之前,秦國的歷代君王已經為秦始皇鋪平了道路,長平之戰(zhàn)就是一個典型,秦始皇之所以能夠統(tǒng)一天下,與“奮六世之余烈”是分不開的。 ![]() 總之,李世民開局最好,其次是秦始皇、曹操和朱元璋。 就這四個人的治國能力來說,秦始皇堪稱千古一帝,他的很多改制都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其次是李世民,萬國來朝不只是說說而已,除了玄武門之變那個污點,李世民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完美的皇帝,他心胸寬廣,具有大格局,大眼界,這一點是朱元璋不可比的。 在治國能力上看,朱元璋顯然不如曹操,曹操畢竟是朝局中人,有一定的見識和經驗,這比農民出身,白手起家的朱元璋要強很多。 總之,從治國能力來看,秦始皇第一,李世民其次,朱元璋最后。 ![]() 要想統(tǒng)一全國,還得看文韜武略能力:在這四個人中,從武力值來看,李世民、曹操、朱元璋都參加過真刀真槍的戰(zhàn)役,這三人當然比世代為王的嬴政要強不少。 武力值的意義不大,若從軍事指揮能力來論,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無疑都是最出色的,嬴政只是把握大方向而已,放心地把軍權交給將軍,嬴政能統(tǒng)一全國,其武將能力不能忽略。 曹操、李世民、朱元璋,軍事指揮能力,按照毛主席的話來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所以,這一局,李世民勝出,其次是朱元璋,曹操,嬴政。 光有武力值,還不行,還得看謀略,還得看用人能力。 ![]() 就這四個人的用人能力來看,嬴政、李世民、曹操、朱元璋都有很強的籠絡人才能力,這是一個君王成功的必要條件。若非要比較一下,先把曹操淘汰,在三國志中,曹操的用人屢受詬病,在同一時期不算最出色的,要不是曹操占有太多的人才資源,他也不能笑到最后。 這一局來說,朱元璋李世民最強,嬴政其次,曹操排最后。 那么,嬴政、李世民、曹操、朱元璋,放在同一時代,到底誰會統(tǒng)一全國呢?你得看放在哪個時代,如果放在諸侯國、或者軍閥并立的時代,沒有軍隊、沒有軍閥或門閥的支持,朱元璋首先會被淘汰。 ![]() 如果放在亂世農民起義的時代,朱元璋肯定會勝出,因為朱元璋代表最多數人的利益,反觀曹操、李世民、嬴政,先保存實力為主,不會貿然發(fā)動統(tǒng)一戰(zhàn)爭。 如果放在五代十國,有外敵入侵的時代,筆者相信嬴政、李世民能夠勝出,曹操不敢貿然出擊,朱元璋沒有用武之地。 總結一下,時代不同,結果不同,毫無疑問嬴政、李世民、曹操、朱元璋都是我國歷史上最出色的人物代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