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冬悅 來源∣安冬悅(ID:andongyue1) - 01. 有位讀者給我發(fā)私信。 他說:“好痛苦,放不下,忘不了,也沒有未來。其實,已經(jīng)分開兩年了,但一天都沒有遺忘,我也不想這樣,真的是一種折磨。難道真要一生痛苦么?” 經(jīng)過了解,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他有一段地下戀情,藏了兩年,愛得很深。但是后來,女方那邊不小心被丈夫發(fā)現(xiàn)了。女方與丈夫有兩個孩子,可丈夫無法容忍,很快與她離了婚。 離婚后的她性情大變,一直抱怨他,說都是他造成的。他很自責,就對她說:“我愿意和你一起面對,如果你愿意,我立馬離婚,然后娶你。” 但她卻遲疑了,說家里人一直希望她與前夫復婚,畢竟孩子需要爸爸媽媽,還說以后就不聯(lián)系了吧。 可是,他還陷在這段感情里,舍不得,放不下。他知道,她也一樣放不下,否則為什么不刪除他呢。 他們的關系變得很微妙。她隔很久會在QQ上找他,每次心情都很不好,但又不說具體怎么回事,他也就不知道該怎么辦。 在與她斷斷續(xù)續(xù)的聊天中得知,她與前夫生活在一起,但沒有復婚。 前幾天,她又聯(lián)系他了。他欣喜若狂,說還是很想她。 結果,她一下子情緒失控,說他破壞了她的家庭,自己卻老婆孩子熱炕頭,憑什么,憑什么受傷害的是她?! 他被她的話刺痛了。他說,我希望離婚的是我,只要你愿意,我還是可以娶你。 她“呵呵”冷笑了兩聲,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現(xiàn)在的問題是,他放不下她,非常痛苦。 02. 他說:“很多人認為,男人只為身體,得到了就慢慢想抽身而退,可我為什么這么難受?我也希望她幸福,如果她的生活回歸正常了,我再痛苦也能接受,可是我知道,她的生活并不平靜,雖然她什么都不說。” “我知道你會覺得我無恥,我也覺得。我連命都可以給她,卻給不了她幸福,只有無盡的傷害。我明白放過她是最好的選擇,可是這兩年沒有一天忘記過她,我要怎樣才能放過她,放過自己?” 聽了他這些話,我差一點就被感動了??赊D念一想,這事不對呀。他所謂的痛苦,是失去了與她的纏綿,而她失去的是原本幸福完整的家,比較起來,最痛苦的應該是她吧。 他口口聲聲說可以娶她,卻根本不見行動,她對他恐怕早已寒心了。 他的放不下,忘不了,不過是一種自我陶醉,一種自以為是的深情表演。如果她纏著他,要他離婚再娶她,他恐怕早已溜之大吉了。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他對她,或許是真愛,但也只是愛她這個人,愛與她在一起的美好感覺,這份愛里沒有“責任”二字。不負責任的愛,只是欲望,只有欲望的愛,最是無情。 婚外有愛但無情,關鍵時刻見人品。 他在她離婚的時候,沒有任何實際行動。愛她,娶她,也都是說說而已。 如果,他在關鍵時刻,二話不說,把婚離了,然后對她說:“我也離婚了,我們在一起吧。”那么,我敬他是一條漢子。但,這種劇情恐怕只有電視劇里才有,現(xiàn)實中誰不懂得權衡利弊,計算得失? 03. 曾有讀者問我:為什么明知不對,卻還是會有婚外戀? 對于這個問題,日本小說家渡邊淳一的理論很值得參考,他提出:有“道”才有婚外戀。 所謂“道”,意指道德、倫理,用于約束人的行為,壓制人之本性,如情感和欲望。 “道”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為的是社會安定與和諧。畢竟,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 婚姻制度就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道”,讓人在被情感和欲望左右時,三思而后行,以減少對社會的影響。如果沒有婚姻的約束,人人都隨心所欲,會激發(fā)很多社會矛盾,嚴重影響社會和諧。 然而,盡管每個人都明白,違背道德倫理會被社會譴責、討伐,良心也會不安,但還是有情感和欲望占上風的時候。畢竟,情感和欲望是人的本性,壓不住也綁不住。 當情感欲望占了上風,道德倫理就顧不得了,于是就有了婚外戀的存在。 人總是在理智與情感、道德與欲望中痛苦掙扎,這是永遠無法解決的矛盾。 04. 那么,婚外到底有無真愛呢?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有沒有真愛,而在于人們對真愛的定義到底是什么。 不同的人,對真愛的定義是不同的。 有的人認為,愛是源于內(nèi)心的一種感覺,遵循內(nèi)心,跟著感覺走,愛就不顧一切在一起。 有的人認為,愛是責任,是忠貞,是一生一世的陪伴,不離不棄的守護。 到底哪個才是真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個人認為,愛應該美好的,道德的,被人祝福的。凡是見不得光的愛,都是晦澀的,不道德的,被人唾棄的。這樣的愛,豈能幸福長久?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即便在婚外動了真心,產(chǎn)生了真愛,也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那時候,要多無情,有多無情。 所以我說,婚外有愛但無情,關鍵時刻見人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