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心想事成不是祝福語,且看西游世界里的量子糾纏! 文/姜子說書 《西游記》故事里,有一句勸善的俗語,喚作“人有善愿,天必從之”,南海觀音菩薩勸善豬悟能的時候說過,意思是:世有五谷,盡能濟饑,只要豬剛鬣肯皈依正果,自有養(yǎng)身之處。 《西游記》故事里,鳳仙郡三年不下雨,孫悟空跟著唐僧當了行者之后,面對玉帝給鳳仙郡設下的那三事,正無計可施,天師說了一句話,行者得以茅塞頓開。
其實,類似的話,《西游記》里面還有很多,比如觀世音菩薩勸善孫行者的時候,兩人曾經(jīng)有過一番對話,書中還有一段旁白。
看官聽說,觀世音菩薩曾經(jīng)說過,菩薩和妖精,只是一念之間的差距,那么,為啥只要人心生一善念,天地就能夠得知并且成全呢?難道心想事成真的存在嗎?難道人心與天道之間,存在穿越空間的量子糾纏嗎? 如果說量子糾纏在乾坤中的應用屬于穿越空間,那么,就遺傳這件事來說,我們與祖先之間,是否存在著穿越時空的糾纏呢?跨越了時間以及空間,通過遺傳物質,我們?nèi)祟愔g的信息,照樣能夠糾纏在一起。 不僅如此,甚至于跨物種,乃至于跨越生命,似乎都存在著互相影響的糾纏,好似萬物皆有靈,靈即天心。
一個人,心里怎么想,行為就會潛移默化地去響應心里的這種念頭,直至事成,這就是心想事成,一切能與不能,往往只是一念之間。 量子就如同人的念頭一樣,小到看不見,卻有無限的能量,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一個念頭,千里之外都能感應,并產(chǎn)生相對應的結果,故有圣經(jīng)所云的那一段話。 西游世界,常常以菩薩兩個字指代觀世音,大抵觀世音即菩薩,這世上之音的本相,大抵不過是萬物振動的頻率,而觀者即萬物之靈,有五蘊六識。 換句話說,人人皆是行者,人人皆待打破頑空,人人皆可觀世音,人人皆有菩薩心,人人皆是你我,你我皆是人人,萬物結為一體,互相糾纏,互相感應。
《西游記》故事里,西天如來佛祖說觀世音菩薩神通廣大,孫行者亦是神通廣大,大圣不過是“猿猴道體假人心”,心猿者,心即猿猴意思深,佛也是他,魔也是他,他亦是你我。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西游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