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到我們這一批入職小伙伴建的維權(quán)群里有人問離職之后培訓(xùn)期間的工資發(fā)了沒,有小伙伴回答要等到九月中旬才能拿到。雖然第一輪培訓(xùn)只有短短的兩周時間,但是因為和公司的各種沖突選擇不再堅持而離開的人,對這部分的工資還是很在意的,畢竟大家都付出了時間和精力。但是每個人對“付出”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樣,有的人覺得這是為別人更確切地說是為公司付出的,而我覺得我是為自己付出的。不管最終是否能留下來,也不管有沒有工資或者工資多少,對我來說都不重要,因為我看中的是我從這份經(jīng)歷中學(xué)到的東西,我自己能提升多少比什么都重要。我盯著群里那幾行對話看了好久,突然好像就想明白了走上社會這么多年我尋尋覓覓在尋找的是什么,我和其他求職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別人跳來跳去都在尋找一個穩(wěn)定的平臺,待遇好,事情少,輕松不累,穩(wěn)定到老。只要跳到這樣的平臺,就好似可以高枕無憂了。而我不論在哪兒,都從來沒有這種想法,對我來說,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能給我安全感,反而公司越好,我壓力越大,我越是不停的思考:離了平臺我是誰。我追求的是有一天我離了任何一個平臺,獨立于世,我有讓自己吃好穿暖的那份能力帶來的安心。就像過去的人們,有一份手藝就有一個謀生的飯碗。只不過現(xiàn)在這個社會,工作崗位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一個飯碗都真的是一門“手藝”或“絕活”;就像營銷上說的用戶的“真需求”和“假需求”,現(xiàn)在假需求里等被戳破的那一天就晚了。現(xiàn)在很多剛畢業(yè)的小孩都很迷茫,一心想找個穩(wěn)定的工作,但是穩(wěn)定的又學(xué)不到什么東西或者學(xué)到手了很快就是瓶頸,能力和晉升都有問題;也知道自己年紀輕輕不應(yīng)該這樣,但是心有不甘嘴上抱怨之后,卻有沒有辭職的勇氣因為害怕奔波吃苦,所以就很糾結(jié)、很迷茫,不知該何去何從。想想自己這么多年,好像真的是沒有一條向上走的路是容易的,也曾絕望過,也想放棄過,但是還是在折騰,還是沒有掉進“穩(wěn)定的平臺”這個陷阱里。其實選擇沒有那么難的,你只需問問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就可以了。怎么樣都是活一輩子,看你自己想怎么活。你可以看不清世道,但你不能看不清自己。我可能就是公司很討厭的那種人,不忠誠的人,不敢培養(yǎng)又不得不培養(yǎng)培養(yǎng)完又走掉的人。很抱歉,我無法忠誠,因為公司不是我親爹親媽,當你們說不要我就不要的我而我又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時候,可能我連哭都找不著調(diào),你不能愛我一生,我怎不能為自己早早謀劃?你把我看得廉價,我怎么就不能為自己加價砝碼?雇傭和利用關(guān)系,唯一的籌碼是提升自己的身價。職場很殘酷,不要一直跟老板討價還價,我們的成長空間在于敢自主定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