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張其書 收到王琦郵寄來的《歸隊》,我如獲至寶。王琦創(chuàng)作的這部小說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三四十萬字呢,得慢慢品讀。誰知一讀便停不下來,沒到三天,我就一字不漏讀完全書。說實話,我已經(jīng)好久沒有正兒八經(jīng)讀長篇小說了,但是《歸隊》卻是這樣地讓我入迷,讓我沉醉,讓我感動,讓我流淚;也讓我慚愧,讓我反思,讓我靈魂震顫。
《歸隊》是一部長篇革命歷史小說,它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沭陽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黑五作為普通共產(chǎn)黨員一生堅守信念的感人故事。讀完全書,我最大的收獲是對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是我當年讀大學中文系的主要課程之一,所以我對這方面的知識并不很缺乏。盡管當時的教材和老師的講授有一定局限,我學到的知識很有限,但后來隨著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黨史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從更多的途徑獲得了更全面更真實的黨史知識。至于淮陰地方黨史和革命斗爭史也從不同方面了解一些,王琦參編的《淮陰市志》,我翻過多遍,書里對地方黨史、革命斗爭史有不少記載。但正如王琦所說,那些畢竟是靜態(tài)的冰冷的文字?!稓w隊》將這些文字變得生動起來,立體起來,感性起來。它將黨的形象具體化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將黨的奮斗歷程具體化為一個個戰(zhàn)斗的故事和場景。黑五是無數(shù)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典型代表,沭陽這個革命老區(qū)是中國革命的一個縮影。只要你認真讀過或者哪怕是粗粗瀏覽過這部小說,你一定會從中國近百年歷史長河中探究出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更深刻認識黨百年奮斗的歷史價值;你一定會受到一次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煉、精神洗禮,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更加努力工作無私奉獻。毫無疑問,《歸隊》作為一部黨史革命斗爭史學習教育的好教材,必將觸及廣大讀者的靈魂深處,必將教育、激勵、感動更多的人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歸隊》的成功不僅是因為表現(xiàn)了宏大的主題,選取了重大的題材,唱響了主旋律,契合了新時代的需要,還在于作者可貴的藝術追求使其產(chǎn)生了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作者堅持繼承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寫法和五四以來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并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揚光大。無論是傳統(tǒng)小說的手段,還是現(xiàn)代小說的技巧,都運用自如,得心應手,十分嫻熟。 在社會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描寫上,講究表現(xiàn)人物生活的不同歷史時期及特定地方的風貌與特征。作品將中國革命的歷史事實與沭陽地方歷史有機結合起來。對歷史上重大事件諸如國共合作的破裂、八七會議、全面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劉少奇從華中根據(jù)地赴延安、蘇皖邊區(qū)政府的成立、北撤山東、淮海戰(zhàn)役、沭陽解放、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等等,都有必要的交代,這些交代將小說故事放到了百年中國革命的廣闊背景之上,而不偏于一隅。對沭陽地方歷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的交代也嚴格遵循歷史事實,絕不憑空想象,更不胡編亂造。如八月暴動的失敗,沭陽地方黨組織遭受破壞和重建,安峰山事件等等,都是黨史軍史上明白記載的。中國革命的的大背景與沭陽地方的特定歷史背景的結合,構成了人物性格發(fā)展變化的典型環(huán)境,為黑五的不忘初心,忠誠黨的事業(yè),堅守黨的信念提供了歷史的邏輯必然。在具體的環(huán)境描寫方面,又十分講究取舍、剪裁、詳略。對于今天大多數(shù)讀者不太熟悉的詳細交代,如第一章對八月暴動的背景交代,用了幾百個字的篇幅,可謂不惜筆墨。而對于讀者熟悉的則一筆帶過,如黑五第二次從勞改農(nóng)場回家,只點明時間是“1976年”,別的什么都沒說。但是,讀者讀到這里,自然會想到1976年事關中國前途命運的大事四人幫被粉碎,從而認識到普通人的命運,黑五的命運是與整個國家的命運,與黨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情節(jié)結構上,講究懸念、伏筆、照應,講究故事的完整性。小說以《歸隊》為書名,歸隊是黑五的一生愿望,也是小說的線索?!伴_篇”寫老太爺臨終胸口上放著珍藏了八十多年的黨旗和半枚銅錢,留下了懸念。“尾聲”寫他那珍藏了八十多年的黨旗和半枚銅錢,作為珍貴的革命文物,陳列在縣黨史館展廳里,與開篇照應,全書渾然一體。宋天然的叛變和被除,是真是假?黑五只能猜測,最后通過馬如龍的親口交代才知道真相,真所謂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對徐增學的描寫也是前有伏筆后有照應,麥香結婚婚禮上吃喜酒的場景描寫,為黑五到勞改農(nóng)場遇到他埋下了伏筆。黑五歷經(jīng)千難萬險,遭遇常人不能忍受的磨難,但是最終迎來歸隊的喜悅,雖然這個結果來得太遲,但畢竟夙愿以嘗。這樣的安排固然是歷史的真實性的要求,又何嘗不是傳統(tǒng)小說大團圓結局的手法運用?另外,小說盡量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讀欣賞心理習慣,努力做到事事有交代。如解放后馬如龍的去向與結局。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講究烘托、陪襯、對比,講究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結合。宋天然與李亞林同是早期革命者,同是黑五的入黨介紹人,同樣在革命低潮時到上海去找黨,但是一個成了叛徒被處決,一個奔赴延安,后重回沭陽工作,最終成為黨的高級干部。這樣的對比更顯得共產(chǎn)黨員對黨忠誠的難能可貴。武工隊長李茂春多次尋機除掉黑五,麥香的丈夫徐增學在喜宴上瞧不起黑五,這從側面表現(xiàn)了特定條件下地下工作者生命的危險和心理的煎熬,表現(xiàn)了黑五的隱忍,所謂相忍為黨。黑五保衛(wèi)隊里有兩個重要的人物,一個是余騰江,黑五的得力助手,教官,“參謀”,一個是藍訓材,是黨組織派來暗中把握這支隊伍方向的,是“政委”。這從側面表現(xiàn)了黑五的精神品質,也說明黑五保衛(wèi)隊發(fā)展壯大,離不開群眾的幫助和支持,黑五在革命道路上不斷成長,離不開黨組織的培養(yǎng)和關懷。這樣,黑五的形象更加真實。他不是漂浮在云山霧海中的神圣,而是植根于現(xiàn)實土壤中的英雄。伴隨黑五生命的還有兩個女人——麥香和大花。這兩個人物的設置,使黑五的形象更加豐滿,更加可信,讀者更能感受到黑五的情感世界。人說道無情未必真豪杰,黑五這個英雄豪杰是有情的。還有兩個對黑五的成長和命運起重要作用的人物——師傅和仲三爺。他們是黑五生活的導師,是恩人,是貴人。黑五的優(yōu)秀品質的形成,是深深受到他們影響的。一個人在初涉社會走上人生旅途的時候,能遇到這樣的人,是多么的幸運和幸福!在具體描寫人物時,講究語言、外貌、行為、心理活動的描寫,講究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復雜性。這樣的精彩之處很多很多?!稓w隊》的人物描寫,明顯有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方法,但是又不囿于傳統(tǒng),沒有臉譜化。就外貌描寫來說,黑五的外貌描寫并不出現(xiàn)在他的剛出場時,而是出現(xiàn)在第五章黑五娶親:“蔡家人一看,黑五并不黑,長得高高大大、結結實實,寬肩細腰,長方臉,大眼睛,留著高樁平頭,挺精神的一個小伙子?!敝赃@樣安排,大概是因為此前讀者并不會關注黑五的外貌,作者也沒有空去描寫黑五的外貌。而此時描寫黑五的外貌不僅正是時候,還能與蔡大花的外貌形成比較:“黑五定睛一看,這姑娘中等個頭,說白不白,說黑不黑;俊不算俊,丑也不算丑,臉上稀朗朗長著幾個甜麻子,看上去還行。”在黑五這個人物的復雜性上,有兩點要說。一是他的忍與不忍。長期的地下工作狀態(tài),他感到壓抑,感到郁悶,它曾多次內(nèi)心抱怨,這叫什么事??!但是,他忍了。喜酒席上,徐增學瞧不起他這個“偽鄉(xiāng)長”,對他極為不敬,他也忍了。能屈能伸,此之謂大丈夫!二是隱與不隱。他為黨,為抗日,為解放戰(zhàn)爭做到很多工作,作出了很多貢獻,但是別人看不到,他也不能說,因為那是隱蔽戰(zhàn)線,是地下工作。而當解放后,他不再需要隱蔽的時候,他做許多對人民有益的事情便不隱了。雖然他還沒有“歸隊”,但他公開亮明共產(chǎn)黨員身份,他義正詞嚴斥責造反派,拒絕作假證陷害李茂春縣長。他在勞改農(nóng)場服刑期間參加抗洪,不顧生命危險的勇敢表現(xiàn)不是為了減刑什么的,而是為了人民的財產(chǎn)不受損失。徐指導員要為他減刑,他竟然死活不同意。他說:“我是一個地道的共產(chǎn)黨員,不是犯人。有事,黨員就應該帶頭上,哪有平功擺好的道理!要減刑,給他們減,反正我是不減?!辈徽撌请[還是不隱,都是共產(chǎn)黨員的使命使然。在語言運用上,講究雅俗共賞,講究鄉(xiāng)土色彩,講究個性化。作者的敘述語言堪稱典范的文學語言,明快流暢而又富有變化,有時像是黨校教員在講授黨史,典雅;有時像是循循善誘的老者在給你談生活常識,通俗;有時像是一位朋友跟你促膝談心,親切;有時像是盲藝人在說唱故事,生動。小說描寫的是近百年來沭陽的故事,展現(xiàn)的是沭陽地方的風土人情,書中大量運用沭陽方言、俚語、俗語及黑道上的交際語。這些語言的運用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故事更加生動,地方色彩更加鮮明。作者不是特意為了顯示地方特色而運用這樣的語言,而是為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為了展開故事情節(jié)。至于人物語言則極富有個性化。不管誰的語言都那樣地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符合說話時的特定環(huán)境,達到了高度的真實。如黑五先后兩次從勞改農(nóng)場后到家里,大花看到黑五時說的話是不一樣的。前一次:大花站在院子里,一動也不動,愣愣地望著黑五,嘴角不停地抽動著,想哭,卻哭不出來,半晌才說了一句:“回來了你?”后一次:大花“哇啦”一聲大哭起來,口中罵道:“你個挨千刀的!這些年你跑哪里去了?我們都以為你死了呢!嗚——”情態(tài)不同了,話語不同了,但大花還是那個大花,那個深愛著黑五的大花。
總之,《歸隊》無論是思想內(nèi)容還是藝術處理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是新時代髙奏主旋律的一部文學精品。改革開放以來,文學領域解放思想,撥亂反正,作家們做出了可貴艱辛的探索實踐,推動了文學的發(fā)展,繁榮了社會主義文藝。但是毋庸諱言,在中國小說創(chuàng)作復雜的發(fā)展流變過程中,難免魚龍混雜,泥沙俱下。某些作品偏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離人民群眾的生活和需要越來越遠。在一些人看來,好像不給這個國家、民族、人民和共產(chǎn)黨抹點黑,不給日寇、漢奸、國民黨反動派涂點粉,不來點低級趣味,不弄些烏七八糟的辣眼的描寫,不摻雜些花里胡哨的誰也不懂的語言,不販賣些這個主義那個流派所謂自由世界的創(chuàng)作方法,不賣弄些故弄玄虛、云山霧罩的噱頭,就是不時髦。王琦用自己的這部長篇小說有力地回應了這樣的不良傾向。這也許是《歸隊》蘊含的另一特殊價值。 

張其書,退休教師,淮安市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 現(xiàn)供職于清江浦區(qū)地方志辦公室。 ▼▼▼ 采春的希望
擷秋的歡喜 撿運河文字 為了更好擴大本公號所發(fā)文章的影響,即日起本公號入駐360個人圖書館,所有作品皆自動同步到360個人圖書館終身收藏。不同意者請勿投稿,投稿視作默認此項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