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1.《山海經(jīng)》是夏朝的世界地理百科全書 2.《山海經(jīng)》與現(xiàn)代世界地理匹對 (1)山經(jīng)·南山經(jīng)……(南美洲秘魯南部至巴西高原——亞馬遜水系與巴拉圭水系分水嶺) (2)南次二山……(南美洲圭亞那高原——亞馬遜水系與奧里諾科水系分水嶺) (3)南次三山……(美國俄勒岡州至黃石國家公園——哥倫比亞河、科羅拉多河、密蘇里河發(fā)源地) (4)山經(jīng)·西山經(jīng)……(非洲西部幾內(nèi)亞高原、薩赫勒地帶——尼日爾河流域與剛果河流域、塞內(nèi)加爾河流域分水嶺) (5)西次二經(jīng)……(委內(nèi)瑞拉北部海岸山脈至哥倫比亞東科迪勒拉山脈——奧里諾科河流域北部、西部分水嶺) (6)西次三經(jīng)……(非洲中南部——贊比西河流域與剛果河流域分水嶺) (7)西次四經(jīng)……(加拿大、阿拉斯加落基山脈——太平洋水系與北冰洋水系分水嶺) (8)山經(jīng)·北山經(jīng)……(非洲東部烏干達至埃塞俄比亞——尼羅河流域與三大湖流域分水嶺) (9)北次二經(jīng)……(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內(nèi)華達山脈——太平洋水系與大西洋水系分水嶺) (10)北次三經(jīng)……(加里曼丹島(婆羅州)) (11)山經(jīng)·東山經(jīng)……(澳洲中部巴克利高原至大自流盆地) (12)東次二經(jīng)……(南美洲智利、阿根廷安第斯山脈——太平洋水系與大西洋水系分水嶺) (13)又東次三經(jīng)……(美國落基山脈東部——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分水嶺) (14)又東次四經(jīng)……(新幾內(nèi)亞島) (15)山經(jīng)·中山經(jīng)……(中國武夷山脈) (16)中次二經(jīng)……(印度中央高原溫迪亞山脈——印度南北水系分水嶺) (17)中次三經(jīng)……(中美洲尤卡坦半島——南北美洲分界線) (18)中次四經(jīng)……(南美洲玻利維亞——亞馬遜河流域與巴拉圭河流域分水嶺) (19)中次五經(jīng)……(外興安嶺——黑龍江水域與勒拿河水域分水嶺) (20)中次六經(jīng)……(中國秦嶺——南北地理分界線) (21)中次七經(jīng)……(南美洲秘魯南部至玻利維亞安第斯山突出部——亞馬遜流域與巴拉圭流域分水嶺) (22)中次八經(jīng)……(中國四川川西高原——長江水域與黃河水域分水嶺) (23)中次九經(jīng)……(中國南天山山脈——中亞流域與塔里木河流域分水嶺) (24)中次十經(jīng)……(菲律賓棉蘭老島) (25)中次一十一山經(jīng)……(橫斷山脈至云貴高原) (26)中次十二經(jīng)……(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 (27)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西亞、南亞、華南) (28)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中亞、西亞、歐洲) (29)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中亞、新疆、蒙古國、俄羅斯一帶) (30)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中國中部、東部一帶) (31)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中國南部、西南) (32)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青藏高原、蒙古高原) (33)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中亞、蒙古一帶) (34)海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中國中部) (35)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中南半島至朝鮮半島沿海一帶) 3.夏、商人到達美洲文物解讀 4.夏、商人到達非洲文物解讀 5.夏、商人到達西亞、南亞大陸文物解讀 6.夏、商人到達歐洲文物解讀 7.夏、商人到達東南亞各島嶼文物解讀 8.夏、商人到達澳洲文物解讀 9.三星堆是夏朝宗教畢摩(后世彝族宗教)的文化遺產(chǎn) 10.三星堆是夏桀的教廷神器 11.《河圖》是夏朝文化的轉(zhuǎn)折點 (黃立溫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