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产国偷v产偷v自拍,国产午夜片在线观看,婷婷成人亚洲综合国产麻豆,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

  • <output id="e9wm2"></output>
    <s id="e9wm2"><nobr id="e9wm2"><ins id="e9wm2"></ins></nobr></s>

    • 分享

      《資治通鑒》744:對比楊堅與辛公義的價值觀表現(xiàn),思考幾點

       花言大帥 2024-06-16 發(fā)布于上海
      學(xué)習(xí)內(nèi)容:
      【原文】
      以秦王俊為揚州總管四十四州諸軍事,鎮(zhèn)廣陵。晉王廣還并州。
      晉王廣之戮陳五佞也,未知都官尚書孔范、散騎常侍王瑳、王儀、御史中丞沈瓘之罪,故得免;及至長安,事并露,乙未,帝暴其過惡,投之邊裔,以謝吳、越之人?,浛瘫∝澅?,忌害才能;儀傾巧側(cè)媚,獻二女以求親昵;瓘險慘苛酷,發(fā)言邪諂,故同罪焉。
      帝給賜陳叔寶甚厚,數(shù)得引見,班同三品;每預(yù)宴,恐致傷心,為不奏吳音。
      后監(jiān)守者奏言:“叔寶云,'既無秩位,每預(yù)朝集,愿得一官號?!?/span>
      帝曰:“叔寶全無心肝!”
      監(jiān)者又言:“叔寶常醉,罕有醒時?!?/span>
      帝問:“飲酒幾何?”
      對曰:“與其子弟日飲一石。”
      帝大驚,使節(jié)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爾,何以過日!”
      帝以陳氏子弟既多,恐其在京城為非,乃分置邊州,給田業(yè)使為生,歲時賜衣服以安全之。
      詔以陳尚書令江總為上開府儀同三司,仆射袁憲、驃騎蕭摩訶、領(lǐng)軍任忠皆為開府儀同三司,吏部尚書吳興姚察為秘書丞。上嘉袁憲雅操,下詔,以為江表稱首,授昌州刺史。
      聞陳散騎常侍袁元友數(shù)直言于陳叔寶,擢拜主爵侍郎。謂群臣曰:“平陳之初,我悔不殺任蠻奴。受人榮祿,兼當(dāng)重寄,不能橫尸徇國,乃云無所用力,與弘演納肝何其遠也!”
      帝見周羅睺,慰諭之,許以富貴。羅睺垂泣對曰:“臣荷陳氏厚遇,本朝淪亡,無節(jié)可紀(jì)。得免于死,陛下之賜也,何富貴之敢望!”
      賀若弼謂羅睺曰:“聞公郢、漢捉兵,即知揚州可得。王師利涉,果如所量?!?/span>
      羅睺曰:“若得與公周旋,勝負未可知?!表曋萆蟽x同三司。
      先是,陳將羊翔來降,伐陳之役,使為向?qū)В恢辽祥_府儀同三司,班在羅睺上。
      韓擒虎于朝堂戲之曰:“不知機變,乃立在羊翔之下,能無愧乎!”
      羅睺曰:“昔在江南,久承令問,謂公天下節(jié)士;今日所言,殊非所望?!鼻芑⒂欣⑸?。
      帝之責(zé)陳君臣也,陳叔文獨欣然有得色。既而復(fù)上表自陳:“昔在巴州,已先送款,乞知此情,望異常例!”帝雖嫌其不忠,而欲懷柔江表,乃授叔文開府儀同三司,拜宜州刺史。
      初,陳散騎常侍韋鼎聘于周,遇帝而異之,謂帝曰:“公當(dāng)大貴,貴則天下一家,歲一周天,老夫當(dāng)委質(zhì)于公?!奔爸恋轮?,鼎為大府卿,盡賣田宅,大匠卿毛彪問其故,鼎曰:“江東王氣,盡于此矣!吾與爾當(dāng)葬長安?!奔瓣惼?,上召鼎為上儀同三司。鼎,叡之孫也。
      壬戌,詔曰:
      “今率土大同,含生遂性;太平之法,方可流行。凡我臣民,澡身浴德,家家自修,人人克念。兵可立威,不可不戢,刑可助化,不可專行。禁衛(wèi)九重之余,鎮(zhèn)守四方之外,戎旅軍器,皆宜停罷。世路既夷,群方無事,武力之子,俱可學(xué)經(jīng);民間甲仗,悉皆除毀。頒告天下,咸悉此意。”
      賀若弼撰其所畫策上之,謂為《御授平陳七策》。帝弗省,曰:“公欲發(fā)揚我名,我不求名,公宜自載家傳?!?/span>
      弼位望隆重,兄弟并封郡公,為刺史、列將,家之珍玩,不可勝計,婢妾曳羅綺者數(shù)百,時人榮之。
      其后突厥來朝,上謂之曰:“汝聞江南有陳國天子乎?”
      對曰:“聞之?!?/span>
      上命左右引突厥詣韓擒虎前曰:“此是執(zhí)得陳國天子者?!鼻芑柹欀?,突厥惶恐,不敢仰視。
      左衛(wèi)將軍龐晃等短高颎于上,上怒,皆黜之,親禮逾密。因謂颎曰:“獨孤公,猶鏡也,每被磨瑩,皎然益明?!背?,颎父賓為獨孤信僚佐,賜姓獨孤氏,故上常呼為獨孤而不名。
      樂安公元諧,性豪俠,有氣調(diào)。少與上同學(xué),甚相愛,及即位,累歷顯仕。諧好排詆,不能取媚左右。與上柱國王誼善,誼誅,上稍疏忌之。
      或告諧與從父弟上開府儀同三司滂、臨澤侯田鸞、上儀同三司祈緒等謀反,下有司按驗,奏:“諧謀令祈緒勒黨項兵斷巴、蜀。又,諧嘗與滂同謁上,諧私謂滂曰:'我是主人,殿上者賊也。’因令滂望氣,滂曰:'彼云似蹲狗走鹿,不如我輩有福德云?!鄙洗笈C、滂、鸞、緒并伏誅。
      閏月己卯,以吏部尚書蘇威為右仆射。六月乙丑,以荊州總管楊素為納言。
      朝野皆請封禪,秋七月丙午,詔曰:“豈可命一將軍除一小國,遐邇注意,便謂太平。以薄德而封名山,用虛言而干上帝,非朕攸聞。而今而后,言及封禪,宜即禁絕?!?/span>
      左衛(wèi)大將軍廣平王雄,貴寵特盛,與高颎、虞慶則、蘇威稱為四貴。雄寬容下士,朝野傾屬,上惡其得眾,陰忌之,不欲其典兵馬;八月壬戌,以雄為司空,實奪之權(quán)。雄既無職務(wù),乃杜門不通賓客。
      帝踐阼之初,柱國沛公鄭譯請修正雅樂,詔太常卿牛弘、國子祭酒辛彥之、博士何妥等議之,積年不決。
      譯言:“古樂十二律,旋相為宮,各用七聲,世莫能通?!弊g因龜茲人蘇祗婆善琵琶,始得其法,推演為十二均、八十四調(diào),以校太樂所奏,例皆乖越。譯又于七音之外更立一聲,謂之應(yīng)聲,作書宣示朝廷。與邳公世子蘇夔議累黍定律。
      時人以音律久無通者,非譯、夔一朝可定。帝素不悅學(xué),而牛弘不精音律,何妥自恥宿儒反不逮譯等,常欲沮壞其事,乃立議,非十二律旋相為宮及七調(diào),競為異議,各立朋黨;或欲令各造樂,待成,擇其善者而從之。
      妥恐樂成善惡易見,乃請帝張樂試之,先白帝云:“黃鐘象人君之德?!?/span>
      及奏黃鐘之調(diào),帝曰:“滔滔和雅,甚與我心會?!蓖滓蜃嘀褂命S鐘一宮,不假余律。帝悅,從之。
      時又有樂工萬寶常,妙達鐘律。譯等為黃鐘調(diào)成,奏之,帝召問寶常,寶常曰:“此亡國之音也?!钡鄄粣?。
      寶常請以水尺為律,以調(diào)樂器,上從之。寶常造諸樂器,其聲率下鄭譯調(diào)二律,損益樂器,不可勝紀(jì)。其聲雅淡,不為時人所好,太常善聲者多排毀之。蘇夔尤忌寶常,夔父威方用事,凡言樂者皆附之而短寶常,寶常樂竟為威所抑,寢不行。
      及平陳,獲宋、齊舊樂器,并江左樂工,帝令廷奏之,嘆曰:“此華夏正聲也?!蹦苏{(diào)五音為五夏、二舞、登歌、房內(nèi)十四調(diào),賓祭用之。仍詔太常置清商署以掌之。
      時天下既一,異代器物,皆集樂府。牛弘奏:“中國舊音多在江左。前克荊州得梁樂,今平蔣州又得陳樂。史傳相承以為合古,請加修緝以備雅樂。其后魏之樂及后周所用,雜有邊裔之聲,皆不可用,請悉停之。”冬十二月,詔弘與許善心、姚察及通直郎虞世基參定雅樂。世基,荔之子也。
      己巳,以黃州總管周法尚為永州總管,安集嶺南,給黃州兵三千五百人為帳內(nèi),陳桂州刺史錢季卿等皆詣法尚降。定州刺史呂子廓,據(jù)山洞,不受命,法尚擊斬之。
      以駕部侍郎狄道辛公義為岷州刺史。岷州俗畏疫,一人病疫,闔家避之,病者多死。公義命皆輿置己之聽事,暑月,病人或至數(shù)百,廳廊皆滿。公義設(shè)榻,晝夜處其間,以秩祿具醫(yī)藥,身自省問。
      病者既愈,乃召其親戚諭之曰:“死生有命,豈能相染!若相染者,吾死久矣。”皆慚謝而去。
      其后人有病者,爭就使君,其家親戚固留養(yǎng)之,始相慈愛,風(fēng)俗遂變。
      后遷牟州刺史,下車,先至獄中露坐,親自驗問。十余日間,決遣咸盡,方還廳事受領(lǐng)新訟。事皆立決;若有未盡,必須禁者,公義即宿聽事,終不還。
      或諫曰:“公事有程,使君何自苦!”
      公義曰:“刺史無德,不能使民無訟,豈可禁人在獄而安寢于家乎!”罪人聞之,咸自款服。
      后有訟者,鄉(xiāng)閭父老遽曉之曰:“此小事,何忍勤勞使君!”訟者多兩讓而止。
      【原文華譯】
      1 皇帝楊堅任命秦王楊俊為揚州總管四十四州諸軍事,鎮(zhèn)守廣陵。晉王楊廣回并州。
      晉王楊廣誅殺陳國五佞(施文慶、沈客卿、陽慧朗、徐析、暨慧景五個佞臣)時,還不知道都官尚書孔范,散騎常侍王瑳、王儀,御史中丞沈瓘的罪行,所以他們得以免死。等到了長安,事情都暴露,四月二日,皇帝楊堅公布他們的罪狀,流放邊疆,以向吳、越人民謝罪。王瑳刻薄貪鄙,嫉妒陷害有才能的人;王儀頌巧側(cè)媚,獻上自己兩個女兒以求親昵;沈瓘險慘苛酷,說話邪惡諂媚,所以同罪。
      皇帝楊堅給陳叔寶賞賜甚厚,數(shù)次引見,讓他站在三品官員班列;每次參加宴會,怕引致他傷心,不奏吳地音樂。后來,監(jiān)守者奏言:“陳叔寶說:'既沒有品秩爵位,又要經(jīng)常參加朝會,希望能得到一個官號。’”
      楊堅說:“陳叔寶全無心肝!”
      監(jiān)守者又說:“陳叔寶常醉,罕有醒時?!?/section>
      楊堅問:“飲酒幾何?”
      回答:“與其子弟每天飲一石?!?/section>
      楊堅大驚,命他節(jié)制,既而又說:“讓他任性吧,不這樣,怎么過日子?”
      楊堅因為陳氏子弟既多,擔(dān)心他們在京城不安分,于是將他們分散安置在邊遠州郡,給田地以為生,每年賞賜衣服,以安撫保全他們。
      皇帝楊堅下詔,任命陳國尚書令江總為上開府儀同三司,仆射袁憲、驃騎蕭摩訶、領(lǐng)軍任忠皆為開府儀同三司,吏部尚書、吳興人姚察為秘書丞。楊堅嘉許袁憲的節(jié)操,下詔說他是江表第一人,任命為昌州刺史。又聽聞陳國散騎常侍袁元友數(shù)次直言于陳叔寶,拜為主爵侍郎。
      楊堅對群臣說:“平陳之初,我后悔沒有殺任忠。他受人榮祿,又身擔(dān)重寄,不能橫尸殉國,還說自己無所用力,比起弘演剖腹,把君王的肝臟納入自己腹中,相差何其遠也!”
      【柏楊注】
      中國帝王最主要的一個任務(wù),就是如何使部屬效忠。任忠已經(jīng)盡了自己的職責(zé),但他無力挽回大局。楊堅之所以恨任忠不死,只是希望自己的部屬不要效法任忠,而要效法弘演。
      皇帝楊堅接見故陳國大將周羅睺,慰撫曉諭他,許諾給他富貴。周羅睺垂泣回答說:“臣荷陳氏厚遇,本朝淪亡,沒有什么節(jié)操可以記錄下來的。得免于死,已經(jīng)是陛下的恩賜,哪敢期望富貴?”
      賀若弼對周羅睺說:“我聽說你在郢、漢掌兵,就知道揚州可得。王師南下,果然如我所料。”
      周羅睺說:“我如果與您交戰(zhàn),勝負還未可知。”不久,拜為上儀同三司。
      之前,陳將羊翔來降,伐陳之役,派他為向?qū)?,位至上開府儀同三司,班次在周羅睺之上。
      韓擒虎在朝堂戲言說:“不知機變,于是立在羊翔之下,能不羞愧嗎?”
      周羅睺說:“當(dāng)初在江南,久聞您的美譽,說您是天下節(jié)士;今日所言,讓人大失所望?!表n擒虎面有愧色。
      皇帝楊堅每次責(zé)備陳國君臣時,唯獨陳叔文總是欣然,面有得意之色。既而又上表自陳,說:“當(dāng)初在巴州,已經(jīng)先送款歸附,乞請陛下了解這個情況,給我特殊待遇!”楊堅雖然嫌他不忠,但是想要懷柔江表,于是加授陳叔文為開府儀同三司,拜宜州刺史。
      當(dāng)初,陳國散騎常侍韋鼎出使北周,遇到楊堅,大為驚異,對他說:“公當(dāng)貴,貴則天下一家,十二年后,老夫當(dāng)投奔于公。”等到至德初年,韋鼎為大府卿,盡賣田宅,大匠卿毛彪問他緣故,韋鼎說:“江東王氣,盡于此矣!我與你當(dāng)葬在長安?!钡鹊疥悋蕉ǎ瑮顖哉夙f鼎為上儀同三司。韋鼎,是韋叡的孫子。
      四月二十九日,楊堅下詔說:
      “如今率土大同,天生萬物,都應(yīng)該順適他們的天性;太平之法,方可流行。凡我臣民,都應(yīng)沐浴在道德之中,家家自修,人人克制。兵可以立威,但不可不停止,刑罰可以幫助教化,但不可專靠刑罰。除了宮廷禁衛(wèi)軍和鎮(zhèn)守四方的邊防部隊之外,戎旅軍器,全部停罷。社會秩序既然安定,邊疆也平安無事,軍官子弟,都可學(xué)習(xí)儒經(jīng);民間盔甲武器,全部銷毀。頒告天下,讓大家都知道這個意思?!?/section>
      賀若弼把他的所有作戰(zhàn)計劃撰寫下來,上呈皇帝,稱為《御授平陳七策》?;实蹢顖钥炊疾豢?,說:“你要為我揚名,我不求名;你可以放在自己家里,做自己的家傳?!?/section>
      賀若弼位高望重,兄弟都封郡公,為刺史、列將,家中珍玩,不可勝計,婢妾穿羅綺者有數(shù)百人,時人都以他家為尊榮。其后突厥來朝,皇帝楊堅對突厥使者說:“你聽說過江南有陳國天子嗎?”
      回答說:“聽說過?!?/section>
      楊堅命左右引突厥使者到韓擒虎跟前,說:“這就是擒得陳國天子的人?!表n擒虎厲色瞪著他,突厥使者惶恐,不敢仰視。
      左衛(wèi)將軍龐晃等在楊堅面前說高颎壞話,楊堅怒,將他們?nèi)苛T黜,對高颎更加親密禮遇。楊堅對高颎說:“獨孤公,就是一面鏡子,每被磨瑩,更加皎然明鑒?!碑?dāng)初,高颎的父親高賓為獨孤信的僚佐,賜姓獨孤氏,所以楊堅常呼高颎為獨孤,而不說他的名字。
      2 樂安公元諧,性格豪俠,有氣度。少年時與楊堅是同學(xué),非常相親相愛,楊堅即位之后,元諧一路都是顯赫官職。元諧說話刻薄,喜歡攻擊他人,不能取媚于皇帝左右近臣。元諧與上柱國王誼友善,王誼被誅,楊堅對他稍微疏遠猜忌。
      有人告發(fā)說,元諧與堂弟、上開府儀同三司元滂、臨澤侯田鸞、上儀同三司祁緒等謀反,交付有司案驗,調(diào)查結(jié)果說:“元諧密謀令祁緒率黨項兵截斷巴、蜀。又,元諧曾經(jīng)與元滂一起謁見皇帝,元諧私底下對元滂說:'我是主人,殿上坐著的那位,是一個賊而已。’然后又令元滂望氣,元滂說:'他(楊堅)的云氣,就像一只蹲狗走鹿,不如我輩有福德?!睏顖源笈?,元諧、元滂、田鸞、祁緒都伏誅。
      3 閏四月七日,皇帝楊堅任命吏部尚書蘇威為右仆射。
      六月三日,任命荊州總管楊素為納言。
      4 朝野都請封禪,秋,七月十五日,皇帝下詔說:“豈可命一將軍除一小國,引起遠近人們的注意,便自以為天下太平。一點微薄的品德就敢去泰山封禪,用一些虛言去騷擾上帝,這不是朕敢聽聞的。從今以后,所謂封禪的言論,一概禁止?!?/section>
      5 左衛(wèi)大將軍、廣平王楊雄,貴寵特盛,與高颎、虞慶則、蘇威稱為四貴。楊雄寬容下士,朝野傾心,楊堅厭惡他能得人心,內(nèi)心猜忌他,不想要讓他掌兵權(quán);八月一日,以楊雄為司空,奪了他的實權(quán)。楊雄既無職務(wù),于是杜門不通賓客。
      6 楊堅即位之初,柱國沛公鄭譯請修正雅樂,楊堅下詔,命太常卿牛弘、國子祭酒辛彥之、博士何妥等商議,多年沒有決議。鄭譯說:“古樂十二律,旋相為宮,各用七聲,世人沒有能懂的。”鄭譯因為龜茲人蘇祗婆善彈琵琶,得到他的方法,推演為十二均、八十四調(diào),用來校正太樂所奏的曲譜,發(fā)現(xiàn)很多錯誤。鄭譯又于七音之外再加一聲,稱為應(yīng)聲,作樂書宣示朝廷。與邳公世子蘇夔議定“累黍定律”。
      當(dāng)時已經(jīng)很久沒有人能通音律了,也不是鄭譯、蘇夔一天就能議定的?;实蹢顖砸幌虿粣蹖W(xué)習(xí),而牛弘不精音律,何妥恥于自己是宿儒,卻反而不如鄭譯,總是想破壞他們的事,讓他們干不成。于是立議,反對將十二律旋相為宮及七調(diào),大家競為異議,各立朋黨。于是有人建議,讓他們各自造樂,等他們弄成之后,看誰的好就用誰的。
      何妥擔(dān)心樂成之后,誰好誰壞一目了然,對自己不利,于是建議皇帝演奏試聽,先報告皇帝說:“黃鐘之聲,象征人君之德。”等演奏到黃鐘之調(diào),楊堅說:“滔滔和雅,很與我心靈相通?!焙瓮壮藙萆献嗾f,只用黃鐘一宮,不用其他?;实巯矏偅爮?。
      當(dāng)時又有樂工萬寶常,精通鐘律。鄭譯等人的黃鐘調(diào)編成,演奏,皇帝召問萬寶常,萬寶常說:“這是亡國之音?!被实鄄粣?。
      萬寶常請以水尺為調(diào)音標(biāo)準(zhǔn),以調(diào)樂器,皇帝聽從。萬寶常制造諸樂器,其聲率比鄭譯所造調(diào)低二律,又大量增減樂器,不可勝記。其聲雅淡,不為時人所好,太常府懂音樂的人大多排擠詆毀他。蘇夔尤其忌恨萬寶常,蘇夔的父親蘇威正掌權(quán)用事,所以凡是談?wù)撘魳返娜?,都附和他而批評萬寶常,萬寶常的音樂竟被蘇威壓制,擱置不用。
      等到平定陳國,繳獲劉宋、南齊的舊樂器,以及江南樂工,皇帝楊堅令他們當(dāng)庭演奏,嘆息說:“這才是華夏正聲?!庇谑钦{(diào)五音為五夏、二舞、登歌、房內(nèi)等十四調(diào),在接待國賓及祭祀時演奏?;实蹢顖匀韵略t,命太常設(shè)置清商署以執(zhí)掌音樂。
      當(dāng)時天下既已統(tǒng)一,歷代器物,都集中在樂府。牛弘上奏:“中國舊音多在江東。之前克荊州得梁樂,如今平蔣州又得陳樂。歷代傳承,可以與古音相合,請加以修緝,以備雅樂。其后魏及后周所用音樂,都雜有邊裔之聲,都不可用,請全部停止?!?/section>
      冬,十二月,皇帝下詔,命牛弘與許善心、姚察及通直郎虞世基參訂雅樂。
      虞世基,是虞荔之子。
      7 十二月十日,皇帝楊堅任命黃州總管周法尚為永州總管,安集嶺南,給黃州兵三千五百人為帳內(nèi),陳國桂州刺史錢季卿等都到周法尚處投降。定州刺史呂子廓,占據(jù)山洞,不受命,周法尚擊破并斬殺了他。
      8 皇帝楊堅任命駕部侍郎、狄道人辛公義為岷州刺史。岷州風(fēng)俗,畏懼疫病,一人病疫,全家躲避,病者多死。辛公義下令,全部用擔(dān)架抬到自己的聽事廳,當(dāng)時是夏天,病人多到數(shù)百人,大廳、走廊里病人全部停滿。辛公義設(shè)一臥榻,晝夜相處其間,以自己的俸祿求醫(yī)買藥,親自省問。
      病者既愈,辛公義就召其親戚曉諭他們說:“死生有命,怎么會傳染!如果傳染,我早就死了?!北娙硕紤M愧感謝而去。其后再有人生病,都爭著要去找辛使君,其家親戚則堅決要把他留在家里養(yǎng)病,于是相互慈愛,風(fēng)俗改變。
      辛公義其后遷任牟州刺史,下車伊始,先到獄中露天而坐,親自驗問。十幾天時間,全部判決完成,才回到聽事廳,接受新的訴訟。案件都立刻判決。如果有不能結(jié)案,必須關(guān)押的,辛公義就住宿在聽事廳,不回家。
      有人進諫說:“公事有程序,使君何必苦了自己!”
      辛公義說:“刺史無德,不能使人民沒有訴訟,豈能再把人關(guān)在獄中,而自己安寢于家呢!”罪人聽聞,都自己老實交代。
      后來再有來訴訟的,鄉(xiāng)閭父老就曉諭他說:“這種小事,何忍去麻煩使君!”訟者多相互忍讓,不再打官司了。


      【學(xué)以致用】
      這一段,顯示不同人的價值觀
      有勝利方隋朝的,也有失敗方陳國的
      這里面隋朝楊堅的價值觀,與辛公義的價值觀可對比著看

      1,楊堅的價值觀,給人的感覺,是停留在表面功夫,有形無神。
      時又有樂工萬寶常,妙達鐘律。譯等為黃鐘調(diào)成,奏之,帝召問寶常,寶常曰:“此亡國之音也?!钡鄄粣?。
      這里面有兩個重要啟示:
      一個是關(guān)于音樂的重要性
      在《呂氏春秋》卷五仲夏紀(jì)里面有四篇文章,《大樂》《侈月》《適音》《古樂》,卷六季夏紀(jì)里面有《音律》《音初》《制樂》《明理》,這里面就強調(diào)了音樂與國家治理有相當(dāng)重要的關(guān)系
      好的音樂一定來自于和諧,和諧,往小的講,就是聽起來五臓六腑很舒服,很舒適,很安寧。往大的講,就是天下太平,萬物和諧共生,百姓認可國家的治理制度,愿意接受領(lǐng)導(dǎo)的教化。這是國家制定雅樂的前提和標(biāo)準(zhǔn)
      但是,楊堅把亡國之音認定為雅樂(這讓我額外想到了有人把受西方殖民的“專業(yè)”“精英”當(dāng)榜樣,這是審美價值觀的問題)
      就好比,一個得病的人(只是未表現(xiàn)出來),把正常人覺得不正常的現(xiàn)象,當(dāng)作是正常的。但他自己是意識不到這一點的,就算別人提醒了,他也不認。
      像萬寶常就提醒了楊堅,楊堅不高興了。

      二是楊堅不相信專業(yè)人士的智慧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很多創(chuàng)始人有這種人性特征
      楊堅開始起事時,聽了李德林的建議,李德林很有政治高度,給了兩個專業(yè)性的決策,楊堅是得了非常大的好處
      可后面當(dāng)了老大,南北也統(tǒng)一了,覺得自己很厲害了,李德林這類人就可靠邊站了
      萬寶常這類音樂領(lǐng)域?qū)<业囊庖?,也不怎么聽了?/section>
      這是一個很小的行為,但從人性動機來看,它會影響到方方面面,最大的表現(xiàn)在于公司倒閉。
      這個現(xiàn)象在當(dāng)下企業(yè)領(lǐng)域也一樣, 創(chuàng)始人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極其困難的時候會找到某位專家老師請教,獲得起死回生的方案指導(dǎo),同時,在公司活過來并擴張的時候,大部分的創(chuàng)始人就會飄,覺得之前的這個顧問價值好像可有可無了,于是不聽了,請對方撤出,最后呢,走岔了路,錢花了,也沒得機會再次修正了。
      這不是楊堅或某一個老板個人的問題,而是一類人的問題,只要不注意,我們都可能犯這樣的毛病。


      2,辛公義的價值觀,與實際行動相結(jié)合
      辛公義在處理病人的態(tài)度與原則,其實與處理訴訟的態(tài)度和原則一致
      用儒家的話來講,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用心學(xué)的話來講,就是致良知,有了致良知(道、或者說神),策略,方法(形)就可以千變?nèi)f化,都是在實事求是的解決問題。
      遇到問題,真心的去解決問題,這就是實干精神,也是修行。


      3, 對于辛公義的故事,多延伸一點思考
      如果從組織的角度來看,這不能僅用“道德”來約束或者教化
      而是應(yīng)該從治理手段入手
      比如,提高教育認知,加強醫(yī)療衛(wèi)生的科普,加強法治教育的科普以及機制建設(shè)。讓人們懂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畢竟,道德,只對講道德的人有用,對于不講道德的人來講,僅是個擺設(shè)。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