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詞牌名: 《沁園春》是常見的詞牌名,其名稱來源于東漢時期的一個典故。據(jù)《后漢書》記載,漢明帝的女兒沁水公主的園林被外戚竇憲強奪,后人作詩詠嘆此事,由此得名“沁園春”。此外,關于其來歷還有其他說法,比如沁水公主與駙馬鄧乾在園中吟詩唱和,宮中文人將其詞章制成詞牌。 《沁園春》的詞牌格律為雙調(diào),共114字,上闋13句,四平韻;下闋12句,五平韻。其代表作品有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和《沁園春·長沙》。 常見詞牌名 · 憶江南:本名《謝秋娘》,因白居易詞中有“能不憶江南”而改名。 · 長相思: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diào),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 · 漁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 · 蘇幕遮:原唐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后用作詞牌名。 · 永遇樂:常見詞牌名。 · 虞美人:常見詞牌名,代表作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 清平樂:常見詞牌名。 · 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后截取一“遍”單行,取為詞。 · 卜算子: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 · 雨霖鈴:唐教坊曲名,相傳唐玄宗因安史之亂逃入蜀地,霖雨連下十數(shù)天,聞鈴聲思念楊貴妃而制曲。 · 菩薩蠻:常見詞牌名。 · 醉花陰:常見詞牌名,代表作有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 浣溪沙:常見詞牌名,又名《小庭花》。 · 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 · 生查子:常見詞牌名。 · 定風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流”一語,此調(diào)取名有平定叛亂之意。 · 漁家傲:常見詞牌名。 · 蝶戀花:取自梁簡文帝的《蝶戀花情》,又名《鵲踏枝》《鳳棲梧》。 · 鵲橋仙:常見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等。 · 踏莎行:常見詞牌名。 · 浪淘沙:常見詞牌名。 · 點絳唇:又名《點櫻桃》《十八香》等。 · 相見歡:常見詞牌名。 · 搗練子:以搗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詞調(diào)。 · 水調(diào)歌頭:以隋煬帝開汴河時的《水調(diào)歌》命名。 · 念奴嬌:因唐代天寶年間的歌伎念奴得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 釵頭鳳:原名《擷芳詞》,因陸游詞中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而得名。 《滿江紅》是著名的詞牌名之一,其調(diào)名來源有多種說法: 1. 詠水草:滿江紅是一種生長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秋冬時節(jié)其葉內(nèi)含有很多花青素,群體呈現(xiàn)一片紅色,因此得名。 2. 詠江景:唐代詩人白居易《憶江南》詞中有“日出江花紅勝火”之句,描繪了太陽出來光照江水的美麗景象,可能由此得名。 3. 詠曲名:據(jù)清毛先舒《填詞名解》和清馮金伯《詞苑萃編》等書記載,唐朱慶余志怪小說《冥音錄》中載有“上江虹”曲名,后轉(zhuǎn)易“上”“虹”二字得《滿江紅》調(diào)名。 《滿江紅》的正體以柳永的《滿江紅·暮雨初收》為代表,另有雙調(diào)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六仄韻;雙調(diào)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十句五平韻等變體。其代表作品有岳飛的《滿江紅·怒發(fā)沖冠》、厲聲教的《滿江紅·浩浩長江》、辛棄疾的《滿江紅·敲碎離愁》等。 其他詞牌名 · 驀山溪:又名《上陽春》。 · 玉樓春:又名《木蘭花》《歸朝歡令》。 · 湘月:即《念奴嬌》,又名《百字令》《酌江月》等。 · 杏花天影:比《杏花天》多出兩個短句。 · 霜天曉角:因林逋詠梅詞有“霜潔”“曉寒”“玉龍三弄”而得名。 · 山鬼謠:即《摸魚兒》。 · 千秋歲引:為《千秋歲》的變格。 · 鶴沖天:始見于北宋柳永詞。 · 烏夜啼:又名《圣無憂》,原唐教坊曲名。 · 青玉案:調(diào)名取于東漢張衡《四愁詩》。 · 水龍吟:又名《龍吟曲》《莊椿歲》等。 · 眼兒媚:又名《秋波媚》。 · 月華清:又名《月華清慢》。 · 劍器近:《劍器》為唐舞曲。 · 拜星月慢:又名《拜星月》《拜新月》。 · 子夜歌:又名《菩薩蠻》《花間意》等。 · 瑞鶴仙:常見詞牌名。 · 暗香疏影:姜夔自度曲。 《浣溪沙》是常見的詞牌名,寫作時需遵循其格律和寫作要點,以下是具體介紹: 格律要求 · 正體格律:《浣溪沙》正體為雙調(diào)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其格律如下: · 中仄平平仄仄平, · 中平中仄仄平平, · 中平中仄仄平平。 · 中仄中平平仄仄, ·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 變體格律: · 變體一:雙調(diào)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首句不起韻。 · 變體二: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五句兩平韻,后結(jié)作三字三句。 · 變體三:雙調(diào)四十六字,上片五句三平韻,下片五句兩平韻,前后結(jié)皆三字三句。 · 變體四:雙調(diào)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仄韻,下片三句兩仄韻。 寫作要點 · 起句:開篇需引人入勝,通常以景語或情語起筆,設置一種情境或氛圍。 · 承句:承接起句,進一步展開或深化情感。 · 轉(zhuǎn)句:轉(zhuǎn)折句,通常在上下片的第三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 合句:總結(jié)全篇,回應開頭,使整首詞結(jié)構(gòu)完整。 · 對仗與用韻:上下片的一、二句通常形成對仗,且每句末尾押韻,這要求詞人在創(chuàng)作時需精心挑選詞匯,確保音韻和諧。 寫作技巧 · 運用意象:可運用渲染、烘托、比喻、動靜結(jié)合、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等手法。 · 注意聲情:此調(diào)音節(jié)和婉、明快,上半闋情調(diào)較急,下半闋便趨緩和,可用來表達各種憂樂不同的思想感情。 · 重視結(jié)句:下片的三句分兩組,前兩句一組,后一句一組,由一個對偶句接一個單句組成。單句顯示出搖曳蕩漾的情韻,要用力才可以收住,應輕婉蘊籍,變搖曳為穩(wěn)定,化動態(tài)為靜態(tài),融情入景,韻味悠然。 |
|
來自: L滿天星 > 《國學經(jīng)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