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是什么,劉震云一語道破真相:“窮人追求的是美食;富人追求的是美女;詩人追求的是美景; 商人追求的是暴利;工人追求的是高薪;匠人追求的是杰作;僧人追求的是永生;道人追求的是成仙;圣人追求的是功德; 人生就是一場體驗,各有各的活法,酸甜苦辣,都是生活;喜怒哀樂,都是風(fēng)景;并不是活成玫瑰才算成功,只要你喜歡,可以活成梅蘭竹菊,也可以活成路邊小草。 人生沒有意義,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來時是因為不得不來;死時是因為不得不走;所謂的人生意義,都是自己賦予的。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人活一世,不是為了去追尋意義,而是去創(chuàng)造人生意義?!?/span> 《菜根譚》:“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世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jǐn),不若疏狂。” 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得不到的不想要,一個是想要的得不到,求而不得,得而不愛,就會陷入內(nèi)耗和痛苦之中。 人生的痛苦,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攀比,總是羨慕別人擁有的,總想活成別人的樣子,從來沒想過成為更好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三個身份:本我、自我、真我。本我是人的動物屬性,遵循快樂原則;自我是人的社會屬性,遵循現(xiàn)實原則;真我是人的精神屬性,遵循道德原則。 人生的意義就在于,本我欲望的滿足,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真我精神的解放,最終獲得真愛和自由;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總想成為別人,不愿做回自己。人生的過程,其實就是認(rèn)識自己,接納自己,放大自己,成為本該成為的人。 作為普通人,人生的意義就在于,無愧于自己,有益于他人;不苛責(zé)自己,不強求他人;一些人,看破,不必說破;一些事,看穿,無需揭穿。 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span>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使命。有些人,是創(chuàng)作歷史;有些人,是見證歷史;有些人,是記錄歷史; 讓人心動的東西很多,讓人心安的東西很少;人生,無論如何選擇,都是一場博弈,不管做什么,只要你能自洽的接受,人生意義就產(chǎn)生了。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謂知天達命,就是不再排斥自己,順應(yīng)自然,接納自我,聽從本心,從一而終。 人生使命,就是做自己。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人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完成自己的使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拿別人的選擇,過自己的日子,過分隨波逐流,本質(zhì)上都是在浪費生命。養(yǎng)花的人,看到花開,就是意義。種地的人,秋天收獲,就是意義。 劉震云說:“一個人最大的幸運,就是在年富力強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使命。不知道自己,才是自己,知道自己,就不是自己?!?/span> 你不知道你,你是一個隨性的你;你知道你,你是一個理智的你;你眼中的自己,不是真實的自己;別人眼中的自己,也不是真實的自己;自己眼中的別人,才是真實的自己。 知道自己是自己,其實就是佛教所講的“明心見性”,覺醒之前,只愿證明別人的愚昧,卻不愿意面承認(rèn)自己的平庸。 《水滸傳》里魯智深在六和寺坐化前說:“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今日方知我是我。” 在五蘊中打轉(zhuǎn),本心被欲望蒙蔽,產(chǎn)生執(zhí)著心、分別心、妄想心;明心見性,就是找到自己的“本心”,遠(yuǎn)離顛倒夢想,生處“光明心”、“智慧心”,“清凈心”、“平常心”。 今日方知我是我,我不是表象的我,而是真實的我,或孤僻,或桀驁,或難馴,或平庸,但這就是我,我知我,才知世界。 劉震云在《一句頂一萬句》中說:“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信仰了錯誤的東西。人生的最大成功,莫過于活著并找到自己,直至不再懷疑?!?/span> 我們終此一生,都在努力擺脫他人的期待,活得更像自己。如果你迷茫,彷徨,焦慮,內(nèi)耗,一定是你缺乏人生大智慧,推薦你讀一讀劉震云的《一句頂一萬句》 這本書是劉震云耗時19年的扛鼎之作,書中對人生的思考,鞭撻入內(nèi),一針見血,總有一句話人生警句,讓你豁然開朗,茅塞頓開。 2011年這本書斬獲茅盾文學(xué)獎,之后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暢銷世界,2016年榮獲埃及最高文學(xué)成就獎,2018年獲得法蘭西文學(xué)騎士勛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