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是一種人格特質,心理學家巴斯克認為具有完美主義性格的人通常有下列特性:注意細節(jié),要求規(guī)矩、缺乏彈性,標準很高,注重外表的呈現(xiàn),不允許犯錯,自信心低落,追求秩序與整潔,自我懷疑,無法信任他人。
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赫維特曾經(jīng)把完美主義性格分為三種類型:要求自我型的完美主義者給自己設下高標準,而且追求完美的動力完全是出于自己:要求他人型的完美主義者為別人設下高標準,不允許別人犯錯誤:被人要求型的完美主義者追求完美的動力是為了滿足其他人的期望,總是感覺自己被期待著,時刻都要保持完美。 完美主義者的潛意識里會有許多非理性的想法,如“我一定要完美,否則就會讓……很失望”,“這次的問題都是我的錯,我應該提前預料到……” 完美主義者往往是以完美作為為人處世的衡量標準和唯一關注點,總是給自己和他人設定過高的標準,當人、事、物令他不滿意時,他就會產(chǎn)生不良情緒,甚至厭惡和斥責。過分追求完美的人,內心深處還往往有一種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害怕被別人拒絕或否定。為了避免不完美,他們不惜多花許多時間、氣力去做事情,結果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效能。 很顯然.背負著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不用說在事業(yè)上謀求成功,而且在自尊心、家庭問題、人際關系等方面,也不可能取得滿意的效果。他們抱著一種不正確和不合邏輯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和工作,他們永遠無法讓自己感到滿足。每天都是焦灼不安的。 追求完美。害怕失敗,只能使人處于癱瘓的境地。如何從追求盡善盡美的誘惑中擺脫出來?心理專家建議,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首先要對自己的潛能有個正確的估計,既不要估得太高,更不必過于自卑。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你如果事事要求完美,這種心理本身就成為你做事的障礙。不要在自己的短處上去與人競爭,而是要在自己長處上培養(yǎng)起自尊、自豪和工作的興趣。 其次要重新認識“瑕疵”和“失敗”。沒有“瑕疵”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盲目地追求一個虛幻的境界只能是勞而無功。曾有人問一位走紅的國際女影星是否覺得自己長得完美,她說:“不,我長得并不完美。我覺得正因為長相上的某些缺陷才讓觀眾更能接受我。”能認識到自己有種種不足并能寬容待之的人,可以說是自信的,心態(tài)也是健康的??燎笸昝罒o異于追求痛苦.平庸的人類是世界的主體,人因為接納生活的平庸,于是感激奇跡.因為感激奇跡而熱愛生活。用另一種眼光看待世界時,人們會發(fā)現(xiàn)生活豁然開朗。 失敗并不能說明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如果從不經(jīng)歷失敗。我們能真正認識生活的真諦嗎?我們也許一無所知,沾沾自喜于愚蠢的無知中。因為成功僅僅只能堅定期望的信念,而失敗則給了我們獨一無二的寶貴經(jīng)驗。 請你為自己確定一個短期的目標,尋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后去把它做好。這樣你的心情就會輕松自然,辦事也會較有信心,感到自己更有創(chuàng)造力和更有成效。 實際上,你不追求出類拔萃,而只是希望表現(xiàn)良好時,你會出乎意料地取得最佳的成績。目標切合實際的好處不僅于此,它還為你提供了一個新的起點,能使你循序漸進地摘取事業(yè)上的桂冠。同時你的生活也會因此而豐富起來,變得富有色彩,充滿人情味,并不像你原來所想的那樣暗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