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八角3粒、香葉4片、陳皮3片,花椒1小把、茴香少許、干辣椒兩個(A材料并非全都需要,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添加,比如我家沒有香葉、所以就不用它,不過越齊肯定味道越香,香料實在有限的時候可加上現(xiàn)成的五香粉一起煮,不過我加了一種像樹皮一樣的東西,不知道叫什么,反正是香料)
B:鹽1大勺、醬油2勺、糖2勺、茶葉3勺(B材料則是必需的東西)
作法:
1、將雞蛋洗凈后放入鍋內(nèi),倒入清水沒過雞蛋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5分鐘,然后將煮好的雞蛋撈出放入冷水中,待雞蛋不燙手后將其輕輕敲碎蛋殼但不要分離
2、將調(diào)料A和B都放入鍋中,煮開
3、將敲碎蛋殼的雞蛋重新放回煮開調(diào)料的鍋內(nèi)小火煮半個小時,
4、然后關(guān)火泡制既可,一般來說泡一晚上就入味了潮洲專業(yè)鹵水 配料:八角15克、 三奈10克 、桂皮10克 、小茴8克 、丁香5克、陳皮10克、甘草10克、蛤蚧1只[注]、南姜150克、羅漢果2個 、香茅30克 、蒜頭30克 、干蔥頭15克、 芫荽頭30克 湯料:老母雞1只 ,棒子骨或排骨1500克、 桂圓帶殼150克 、豬肥膘肉250克、 蒜苔或蒜苗300克 調(diào)料:精鹽75克 、料酒50克 、魚露10克 、白糖50克、 味精15克 、紅豉油30克 、生抽300—500克,老抽250克粵菜菜系的制作的鹵水主要包括有:“白鹵水”“一般鹵水”“精鹵水(即油雞水)”“潮州鹵水”“脆皮乳鴿鹵水”和“火朣汁”等多種鹵水。八十年代初,廚師們大都是以“一般鹵水”以及“精鹵水(油雞水)”的傳統(tǒng)固定配方去制作所有的粵式鹵水品種,而制作鹵水使用的材料大多以香料藥材、清水或生抽為主,缺乏肉味和鮮味,口感則以大咸大甜為重點,隨著人們口味的變化,此類配方制品逐漸不受食家們的歡迎;到了九十年代,隨著粵菜對外界飲食交流的深化,以及中國人的消費能力提高,制作鹵水的材料有著質(zhì)的改變;此時有著改革精神的廚師們并在新興的“潮州鹵水”中下功夫,引入“熬頂湯”的概念,在“潮州鹵水”中加入金華火腿、大骨、大地魚、瑤柱等鮮味原料;使得“新派”的鹵水品種不僅帶有濃香的藥材香味,還增加了鮮味和肉味,令食客吃后齒夾留香。在這個改革概念的指導(dǎo)下,所有鹵水都進(jìn)行了一次革新;在它們原有的色澤沒有改變的前提下,同樣加入了能使鹵水增加鮮味和肉味的原料,并且在口感方面改變傳統(tǒng)大咸大甜的口味,以濃而不咸為指導(dǎo)方針,使原有的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