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垂體前葉機能減退
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又稱“席漢氏病”)系由垂體或下丘腦的多種病損累及垂體的內(nèi)分泌功能而成。當垂體的全部或絕大部分被毀壞后,可產(chǎn)生一系列的內(nèi)分泌腺功能減退的表現(xiàn),主要累及的腺體為性腺、甲狀動及腎上腺皮質(zhì)。本病多見于女性,多與產(chǎn)后出血所致要體缺血性壞死有關(guān)。主要癥狀為產(chǎn)后極度虛弱,乳房不脹,無乳汁分泌,持續(xù)閉經(jīng),即使月經(jīng)恢復也往往稀少而不規(guī)律,不能再次妊娠,性欲減退,陰毛、腋毛脫落,眉毛稀疏,頭昏,乳房萎縮,嗜睡,不喜活動,畏寒,皮膚干燥,食欲差,便秘,體溫偏低,脈搏緩慢,血壓降低,面色蒼白,貧血,患者多有浮腫。非產(chǎn)后大出血所致垂體壞死性重體前葉功能低下者,其發(fā)病率無男女差別。如在兒童期發(fā)病,則生長期發(fā)育受到影響,成為垂體性侏儒。男性成年病人除甲狀腺和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低下癥狀外,常伴陽萎、睪丸及陰莖萎縮等。個別病人有消瘦、惡病質(zhì),常伴有頭暈,嚴重時出現(xiàn)昏迷以至死亡。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本病病因最常見的為產(chǎn)后大出血、垂體及下丘腦腫瘤,感染,顱腦創(chuàng)傷,頭頸部放射治療,垂體切除,全身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營養(yǎng)不良,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紊亂等。
本病診斷主要依據(jù)為持續(xù)閉經(jīng),陰毛、腋毛脫落,皮膚干燥,嗜睡,血壓下降,食欲差,面色蒼白等。內(nèi)分泌功能檢查尿17酮17羥低于正常值,低血糖,基礎(chǔ)代謝降低,以及有關(guān)病因的病史或臨床征象。分娩時大出血、休克的病史對于產(chǎn)后垂體功能減退癥的診斷甚為重要。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以激素替代治療為主(包括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甲狀腺激素、性激素),也有病因治療及危象昏迷的治療。
本病屬中醫(yī)“虛勞”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多見于產(chǎn)后大量出血或由于難產(chǎn)所下過多,以致?lián)p傷脈絡(luò),氣血暴虛,未得平復;或因勞傷,驚恐致血暴崩;或因多產(chǎn),失血過多而體質(zhì)虛弱,以致臟腑俱傷,氣不替血,傷及沖任,沖任受損,引起月經(jīng)久停,毛發(fā)脫落;失血也可傷及肝陰,波及腎陰,造成腎陰虛,陰病及陽,腎陽亦虛,則命門火表;腎病及脾,則引起虛脾
1.[處方名稱]萬氏湯丸萬
[功能主治]功能養(yǎng)血益精,滋補肝腎.調(diào)理沖任。主治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1)紅參10克、當歸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熟地20克、云苓15克、甘草10克、丹參20克、黃芪25克,水煎服。(2)仙靈脾、仙茅、巴戟、坤草、石楠葉、菟絲子、復盆子、枸杞于、五味子、紫河車各等分研為細末,蜜制成10克重丸劑。每日早晚各服1丸。
先期湯劑,10天后再加服丸劑1個月。
[辨證加減]無
[療程療效]治療3例,皆痊愈(主要癥狀基本消失,月經(jīng)來潮,毛發(fā)再生)。1例癥情較輕,僅服丸劑,堅持服用2個月而愈。
[處方來源]遼寧省康平縣中醫(yī)院萬樹春
[處方備注]本病因產(chǎn)后失血過多,而致精血不足,肝腎陰虧,沖任虛損,故治療多采用養(yǎng)血益精、滋補肝腎而奏效。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2.[處方名稱]健脾補腎方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填精,益血逐流。主治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山藥30克、云苓15克、熱地15克、黃芪50克,巴戟12克、仙靈脾12克、山茱萸15克、菟絲子12克、山楂20克、鹿角膠12克(烊)、雞內(nèi)金6克(另沖)、益母草20克、當歸12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月經(jīng)來潮可用人工周期方:(1)促卵泡生成方:當歸9克、山藥20克、菟絲子12克、肉蓯蓉12克、首烏12克、熟地12克,水煎服。連服6劑。(2)排卵方;歸尾9克、丹參9克、赤芍9克、澤蘭9克、茺蔚子9克、桃仁9克、紅花9克、杞子15克、雞血藤12克、海螺蛸12克、茜草6克,水煎服。連8劑。(3)促黃體方;菟絲子12克、首烏12克、當歸9克。熟地12克、阿膠10克(烊)、續(xù)斷12克、仙靈脾10克,水煎服。連服8劑。經(jīng)來停用,凈后5天按(1)(2)(3)序再服。
[療程療效]治療2例,痊愈(癥狀消失,月經(jīng)來潮,并產(chǎn)1男嬰)1例,顯效(癥狀消失,性欲恢復,唯月經(jīng)時來時斷)1例。
[處方來源]河南省洛陽市第二醫(yī)院杜青波
[處方備注]本方中山楂和雞內(nèi)金并非用于開胃助消化,而用山楂謂“能和脾陰”,用雞內(nèi)金謂“能消瘀通經(jīng)”,故在一派健脾補腎、益氣生血藥中加用山楂、雞內(nèi)金亦補亦通,藥與證合。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3.[處方名稱]梁氏補益方
[功能主治](l)方功能補氣養(yǎng)血,溫腎健脾;主治脾腎陽虛、氣血虧損型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2)方功能滋補肝腎,益氣養(yǎng)血,通經(jīng);主治肝腎陰虛、氣血不足型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1)黨參15克、白術(shù)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4克、黃芪20克、當歸10克、熟地10克、山茱萸9克、杞子12克、肉桂3克(后下)、附子6克、首烏30克,水煎服。(2)枸杞子10克、杭菊花10克、熟地黃12克、山茱萸8克、山藥15克、牡丹花8克、茯苓12克、黨參12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首烏20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無
[療程療效]治療2例,皆愈(癥狀消失,月經(jīng)來潮,其中1例2年后生1女嬰)。
[處方來源]廣西桂林醫(yī)學??茖W校梁家禧
[處方備注]辨證盡管不同,用藥也有溫、涼之別,但治療著重點還是在腎。腎與脾關(guān)系極為密切,為氣血生化之源。用“虛者補之,損者益之,勞者溫之”的治療原則,補其不足而獲效。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4.[處方名稱]楊氏化瘀方
[功能主治]功能通經(jīng)化瘀。主治產(chǎn)后大出血引起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當歸12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靈脂10克、桃仁15克、紅花15克、水蛭10克、澤蘭10克、大黃6克、血竭3克(沖),水煎服。
[辨證加減]月經(jīng)末至、小便仍堅痛改廣水蛭3個(搗)、紅娘10克(去頭足)、鮮桃仁30個、大黃末30克、黃酒1小碗,置藥于酒內(nèi)蒸30分鐘,棄其渣,清晨空腹燉服。7日1劑,連服3劑。
[療程療效]治療1例,癥狀消失,月經(jīng)正常。
[處方來源]陜西省戶縣光明衛(wèi)生院楊文禮
[處方備注]通經(jīng)化瘀治療本病有可取之處,但本方用藥較猛烈,特別紅娘子為毒藥,內(nèi)服要慎重。為鞏固療效祛其余邪,又連服大黃遮蟲丸。本例患者體質(zhì)較好,辨證為血虛挾瘀、津血貧乏而致于血阻塞于臟腑經(jīng)絡(luò)之中,故用活血化瘀法,藥后月經(jīng)正常,諸癥悉愈而無副反應。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5[處方名稱]滋賢益母湯
[功能主治]功能滋補肝腎,益氣養(yǎng)血。主治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紅參10克、當歸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熟地15克、白術(shù)10克、益母草10克、肉桂10克、淫羊藿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無
[療程療效]治療7例,均為產(chǎn)后大出血導致本病,療效滿意。
[處方來源]遼寧省中醫(yī)院王春林等
[處方備注]本方可能對恢復腦垂體前葉的功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6.[處方名稱]彭氏衍宗方
[功能主治]功能補氣血,調(diào)陰陽,滋肝腎。主治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枸杞子10克、仙靈脾10克、天冬10克、麥冬10克、熟地10克、復盆子10克、五味子10克、茜草10克、牛膝15克、黨參15克、菟絲子15克、海螵峭15克、鹿角箱15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便溏去天冬、麥冬,加白術(shù)10克。
[療程療效]治療1例,癥狀消失,月經(jīng)來潮,并產(chǎn)1女嬰。
[處方來源]湖北省應城市中醫(yī)醫(yī)院彭景星
[處方備注]方用海螺蛸、茜草取活血通經(jīng)而不傷正。本方陰陽并用,有“使陰得陽助而泉源不竭”之妙。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7.[處方名稱]張氏益腎填精方
[功能主治]功能益腎多精,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主治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太熟地10克、淮山藥12克、山萸肉10克、全當歸10克、仙靈脾15克、菟絲子10克、甘枸杞10克、綿杜仲12克、懷牛膝10克、澤蘭葉12克、益母草10克、益母草子10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隨證選用鹿角膠、紫河車、太子參、炙黃芪、丹參、紅花
[療程療效]治療3例,療效滿意。
[處方來源]江蘇省泰州市中醫(yī)院張述黃
[處方備注]患者因產(chǎn)后失血引起閉經(jīng),欲調(diào)其經(jīng),必滋其腎,長期調(diào)治,緩圖收功。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8.[處方名稱]張氏系列方
[功能主治](l)方功能補氣血,壯元陽;主治氣血雙虧、腎陽虛損型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2)方功能益氣血,溫脾腎;主治氣血不足、脾腎陽虛型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3)方功能補氣血,溫心陽;主治氣血虧損、心腎陽虛型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4)方功能填肝腎,益氣血;主治肝腎虛報、努源不足型垂體礬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1)潞黨參20克、炙黃芪20克、茯苓10克、炒白術(shù)10克、炙甘草10克、巴戟天10克、菟絲子14克、當歸12克、大熱地12克、仙靈脾12克、談大蕓12克、川芎8克、制附子9克、甘枸杞15克、炒杜仲15克,水煎服。
(2)潞黨參20克、炙黃芪20克、當歸14克,制香附14克。鹿角箱14克、川芎9克、肉桂6克、淡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赤芍10克、炒白術(shù)12克、茯苓12克、大熟地12克,水煎服。
(3)潞黨參20克、炙黃芪20克、當歸15克、桂圓肉15克、柏子仁15克、酸棗仁9克、遠志肉12克、茯苓15克、茯神15克。淡附片9克、肉桂6克、炙甘草12克、巴戟天12克、益智仁10克,水煎服。
(4)太熟地14克、西當歸14克、川芎10克、炒杜仲15克、金毛狗脊15克、桑寄生15克、菟絲子15克、甘枸杞15克、川斷肉15克、胎盤場15克(分次沖服)、益智仁8克、潞黨參20克、炙黃芪20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頭痛加白芷、細辛;口出冷氣加吳萸、畢澄茄;水腫尿少加瓜皮、漢防已、茯苓皮、車前子;性欲減退加燦茅、蛇床子。
[療程療效]治療4例,皆愈(癥狀消失,月經(jīng)來潮)。
[處方來源]安徽省建委職工醫(yī)院張麗峰
[處方備注]張氏認為,治療本病不僅要補氣血,而且要著重補腎,而補腎尤須重視壯元陽之命火,以期陽生陰長,沖任調(diào)和,病除經(jīng)調(diào)。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9.[處方名稱]張氏垂減方
[功能主治](1)方功能補氣養(yǎng)血;主治氣血二虛型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2)方功能補脾益腎;主治脾腎陰虛型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1)炙黃芪15克、當歸6克、黨參15克、茯苓9克、甘草3克、白術(shù)9克、桂圓肉30克、炙首烏30克、阿膠15克,水煎服。(2)黨參15克、白術(shù)9克、茯苓9克、炙草3克、枸杞子15克、黑杜仲9克、淫羊藿15克、復盆子15克、肉蓯蓉15克、核桃仁24克、菟絲子9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若激素水平偏高加丹參、川芎、桃仁、紅花,以助月經(jīng)恢復。
[療程療效]治療16例,加服小劑量雌激素、甲狀腺片、氫化考地松,明顯好轉(zhuǎn)(癥狀基本消失,月經(jīng)來潮,實驗室指標明顯進步或接近正常)14例,好轉(zhuǎn)(癥狀不同程度改善,實驗室指標改善)2例。
[處方來源]福建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張的珍等
[處方備注]中西藥結(jié)合治療本病,可使所用激素減至最小劑量,減少副作用,且有助療效提高。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10.[處方名稱]趙氏雙補方
[功能主治]功能溫腎健脾,氣血雙補。主治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西黨參30克、淡附片3克、炙甘草10克、當歸12克、肉桂1.5克、黃芪15克、肉蓯蓉10克、何首烏30克、炒白芍9克、蒸玉竹15克、陳皮6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浮腫加冬瓜皮30克,防已9克、茯苓皮15克;如見口干咽燥去附片、肉桂,加生地30克、沙參9克、川石斛30克;決經(jīng)加丹參15克、雞血藤15克。
[療程療效]治療4例,配合應用強的松片、苯丙酸諾龍、甲基睪丸素,療效滿意。
[處方來源]浙江省余姚市中醫(yī)醫(yī)院趙炯恒
[處方備注]趙氏隨診篩用對腎上腺皮質(zhì)系統(tǒng)有促進作用或類激素樣特點的中藥,特別是重用了人參、甘草,確實起到了溫腎補陽、益氣生血作用。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11.[處方名稱]胡氏溫益方
[功能主治]功能溫腎益氣補血。主治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黑附片10克、紫油桂5克、胎盤粉5克、枸杞15克、逐羊藿12克、鹿角膠12克、當歸12克、大云12克、巴戟12克、紅參須10克、熟地30克、炙黃芪20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無
[療程療效]治療4例,痊愈(癥狀消失,月經(jīng)正常)3例,基本痊愈(癥狀消失,月經(jīng)尚未來潮)l例。
[處方來源]河南省商丘市中醫(yī)院胡九束等
[處方備注]為鞏固療效,可以上方制成丸劑服3一6月。本方名由編者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