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是中國古代書籍的簡稱,主要指書寫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國古典裝幀形式的書籍。
一、古籍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樣式。包括版面、大小題名、版框(亦稱邊欄)、界行、天頭、地腳、版心、行款、字數(shù)、魚尾、象鼻、書耳、書牌、條記、句讀、插圖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現(xiàn)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后,但明顯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簡策、手寫帛書等裝幀形式的特點 。 
二、古籍的結構 單葉裝訂成冊,就成為一部古籍?,F(xiàn)存古籍以線裝居多。古籍的結構包括書簽、書衣、書名葉、書腦、書脊、書首、書腳、書根。
 三、古籍的內容 古籍通常由封面題名、序、目錄、凡例、正文、跋、卷首、卷末、附錄、箋、注、疏等內容組成。 四、古籍版本 廣義的版本包括寫本、刻本等形式,狹義的版本概念是伴隨著雕版印刷的發(fā)展而產生的,簡言之,是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本子,區(qū)別于寫本、抄本: 1.版本的類型:從圖籍產生以來,尤其是版刻圖籍產生以來,版本的類型和稱謂非常多,按照寫刻的不同情形,可分為稿本、寫本、抄本、影抄本、刻本、活字本、套印本、石印本、彩繪本等等。 2. 刻本的類型:按照從出資人或主刻人的角度、刊刻先后次序等因素劃分的刻本類型有,官刻本、監(jiān)本、內府本、殿本、局本、藩府本、私刻本、坊刻本、麻沙本、書棚本、初刻本、翻刻本、重刻本、仿刻本、影刻本、寫刻本、遞修本、百衲本、巾箱本。 3. 版本的其他概念:根據(jù)流傳情況和珍貴程度,古籍又可分為足本、節(jié)本、殘本、通行本、稀見本、孤本、珍本、善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