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賞》(Admiration)。現(xiàn)藏美國德州的圣安東尼奧市(San Antonio)的圣安東尼奧藝術博物館(The San Antonio Museum of Art)。描述了一群美女贊美一個孩子(丘比特)的情景
![]() 《比芭莉絲》(Biblis)。 Biblis是希臘神話中米利都的女兒,米利都父母的來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
![]() 《寧芙與薩堤爾》(Nymphs and Satyr),現(xiàn)藏美國麻省Clark Art Institute博物院。在希臘神話中,寧芙是小仙女的通稱,薩堤爾是半人半獸的人物。這幅作品描述寧芙們(小仙女們)在洗澡時,一個薩堤爾在偷看,他被發(fā)現(xiàn)了,于是仙女們把他也拖下水去,一起玩耍的情景。
法國畫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1825-1905年)可能是最著名的經典主義大師,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大清帝國的晚期:鴉片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洋務運動都發(fā)生在他生活的時代。
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裴爾,人所共知。后世評論說:“繼承和發(fā)揚拉裴爾的繪畫最好的畫家之一就是布格羅”。我查閱了布格羅自己的傳記,他本人也說:他最喜歡拉裴爾。
他的父親是經營葡萄酒和橄欖油的商人,本來“命中注定”他將會繼承這份生意,但是他的叔父是一個教士,給他講述了很多文化和藝術方面的知識,把他送進學校讀書,剛開始他的習作就是在酒廠老板們的聚會上“助興”,成功激勵他繼續(xù)學習。他后來壯著膽子,copy了拉裴爾的著名作品《Galatea》去參加“羅馬大獎”賽,人們分不出真假,他獲獎了。羅馬大賽類似今天的湖南“快樂女生”或者北京“星光大道”的新星選拔比賽,但比的是繪畫,主持比賽的是法國皇家。
后來,布格羅的作品,一生都圍繞著類似的主題。
據(jù)統(tǒng)計,布格羅總共創(chuàng)作了826幅作品。
當時,“美國的百萬富翁們,爭先恐后地高價訂購布格羅的作品”。
事實上,直到本世紀最近幾年,布格羅的作品仍然在歐美舉行過幾次巡展,國內一無所知。布格羅的時代,正是中國的清代晚期。布格羅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回答了人們心里一直存在的一個疑問:西方帶來的東西,絕對不僅僅是堅船利炮,肯定還有其他更加強大的東西。打開中國大門,不僅是堅船利炮,還有其他推動力量,其中之一是文化和藝術。
西方傳教士們送來的不僅是教堂,醫(yī)院和學校,還包括文化,藝術,教育,科學等。
西方的評論家們,沒有拿布格羅與“文藝復興三杰”中的拉裴爾直接對比,他們只是說:“這一類繪畫是布格羅的tour de force(法語:絕技)”。
![]() 《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國外的評論說,這幅作品的元素,脫胎于作者當年復制的拉裴爾的《Galatea》和波提切利的同名作品《維納斯的誕生》,后者也是站在貝殼上出生。 《丘比特》(Cupidon,1875)。 ![]() 《春天歸來》(Return of Spring)。 ![]() 《地獄里的但丁與維吉爾》(Dante And Virgil In Hell)。 維吉爾是古羅馬詩人(公元前70-19年),被公認為“羅馬最偉大的一位詩人”,他的三部主要作品中,前兩部都是田園牧歌式的詩歌集,《牧歌集》(Eclogues)和《農事詩》(Georgics),第三部是屋大維打敗所有敵人而成為羅馬第一位“奧古都斯”的歷史巨變發(fā)生后,維吉爾下定決心編寫一部巨著,謳歌羅馬帝國歷史的敘事性長篇詩歌:史詩《埃涅阿斯記》(Aeneid)。這是羅馬誕生的另外一個版本:特洛伊戰(zhàn)爭中,希臘人打敗了特洛伊人,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Aeneid)逃出來,歷經艱辛四處漂泊,最后來到羅馬定居,他帶領的一批幸存的特洛伊人成為后來的羅馬人的祖先。這個版本與“母狼養(yǎng)大的兩個孩子創(chuàng)建羅馬”同樣著名,與西方人來往,兩個版本都要知道。 但?。?265-1321年)是三部《神曲》的意大利作家。他是“跨越兩個時代的詩人”:中世紀結束和文藝復興時代來臨,強大的阿拉伯帝國阻擋了歐洲人南下,歐洲尋找出路的“大航?!币查_始了。 兩位詩人,都是承前啟后的文學巨匠,年齡差距1200多年的兩位天才。 ![]() 《荷馬與他的護衛(wèi)》(Homer and His Guide)。 西方“四大詩人”:荷馬,維吉爾,但丁,米爾頓。名聲類似中國的李白杜甫,西方世界人人皆知。 后面三個詩人確有其人,但是荷馬是否真實存在,至今存在著爭議。據(jù)說他是大約公元前850年的一位失明的吟游詩人,留下了兩部史詩,合稱“荷馬史詩”:《伊利亞特》(Iliad)描述了10年特洛伊戰(zhàn)爭,《奧德賽》(Odyssey)描述了特洛伊戰(zhàn)爭后,奧德修斯(Odysseus)歷經十年輾轉回到希臘故鄉(xiāng)的故事。這是古希臘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九世紀的唯一文字史料。 這幅作品描述了失明的荷馬在Mount Ida山上被狗困擾,牧羊人Glaucus前來保護他的情景。這個故事來自希臘最著名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大約公元前484-425年)對荷馬的身世的描述。 ![]() 《一個年輕的女孩在抵抗愛洛斯》(A Young Girl Defending Herself Against Eros),愛洛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小愛神,在羅馬神話中,他的名字叫丘比特。 ![]() 《愛在尋找》(Love on the Look Out),這個作品名稱中的“愛”,在法語作品名稱中是“愛洛斯”,即與上面那一幅《一個年輕的女孩在抵抗愛洛斯》中的愛洛斯是同一人物:小愛神正在窺探并準備向什么人放箭。 ![]() 《哀歌》(Elegy),在這幅作品的法語介紹中,這位正在哭泣的小天使,正是上面兩幅作品(《一個年輕的女孩在抵抗愛洛斯》和《愛在尋找》)中的同一個小愛神愛洛斯。 ![]() 作品的法語全名《L'Amour et Psyché, enfants》,如果用英文直接翻譯的話,意思是:《作為孩子的丘比特與普賽克》。普賽克是丘比特的妻子,普賽克一詞又是“心靈”“靈魂”的意思。 ![]() ![]() 左圖:《普賽克的誘拐》(The Abduction of Psyche),這里的普賽克也可以翻譯成靈魂,心靈。 右圖:《普賽克與丘比特》(Psyche and Cupid )。這件作品的法文名字是《Psyche et L'Amour》 ,沒有點明“丘比特”,描述普賽克就是人類的本能的心靈(靈魂,精神)。 ![]() 《Tête d'Etude l'Oiseau》。這件作品非常著名,但是作品的名稱不知道怎么翻譯??赡芤驗檫@個孩子太可愛了,所以各國的翻譯都保留了作者的難以表述的原法文名稱。 ![]() ![]() 左圖:《小小的竊賊》(Little Thieves)。 右圖:《年幼的乞丐》(Petites Mendiantes )。 ![]() 《逗螃蟹》(Le Crab)。 ![]() 1889年的《牧牛的姑娘》(The Shepherdess )。這是一首田園牧歌:女孩子身穿盛裝,兩手搭著一根木棍取得了上半身的平衡,赤裸的雙腳站在路邊,后面是正在吃草的牛群。1881年,作者還創(chuàng)作過一幅同名作品。 ![]() 《采集干果的孩子們》(The Nut Gatherers)。 左圖:《站立的牧羊女孩》(Young Shepherdess Standing )。右圖:《渴》(Thirst )。 ![]() 右圖:《困難的功課》(The Difficult Lesson )。
評論說:“他(布格羅)總是喜歡描述一些農村的女孩子,年輕,美麗,善良,光著雙腳?!?nbsp; ![]() 《大姐姐》(The big sister)。 ![]() 《背著不算太重》(Not Too Much To Carry )。 ![]() 《丟失的昂宿星》(Lost Pleiad )?!肮旁娭姓f昂宿星是一個星座,不止一顆星星”。希臘神話:“古詩中說昂宿星是一個星座,不止一顆星星”,普勒阿得斯(Pleiades)是Atlas和Pleione的七個女兒,她們變成天上的七星。有一顆星星(一個普勒阿得斯)是特洛伊的創(chuàng)始人的母親,在特洛伊城被攻陷毀滅后,她因悲痛而消失了。 ![]() 《洗浴》(Bather)。 ![]() 《兩個洗浴者》(The Two Bathers)。 ![]() 《波浪》(The Wave)。海灘上的水和泡沫,作者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 ![]() 《風暴》(Storm)。 左圖:《弟弟與姐姐》(Brother and sister)。右圖:《騎馬》(The Horseback Ride )。 《小乞丐》(La Petite Mendiante )。
左圖:《波西尼亞女孩》(The Bohemian),賽納河邊的水泥椅子上,一個女孩拿著小提琴在休息,背景是河對岸的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右圖: 《花冠》(Crown)。 評論說:“他(布格羅)總是喜歡描述一些農村的女孩子,年輕,美麗,善良,光著雙腳?!?nbsp; ![]() 《小小的謊言欺騙》(A Little Coaxing )。 ![]() 《祖國》(The Motherland )。 ![]() 《春天之歌》(Rêve de printemps )。 ![]() 《巴克斯的青年們》(The Youth of Bacchus)。巴克斯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或者是酒神的住地。這幅作品也可以意譯為 《酒神狂歡節(jié)上的青年們》。 ![]() 《第一次悲痛》(Premier Deuil)。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在發(fā)現(xiàn)他們的第二個兒子亞伯(Abel)的尸體時,兩個人痛不欲生。亞伯是被亞當和夏娃的第一個兒子該隱(Cain)殺死的。根據(jù)《圣經》“舊約”的說法,這是人類的第一次死亡?!斑@幅作品是布格羅的第二個兒子去世后不久創(chuàng)作的”。 ![]() ![]() 《圣母子像》(Pieta)?,F(xiàn)在,Pieta已成為一個專用詞,包括繪畫和雕塑的圣母子像。 ![]() 《玫瑰與圣母瑪利亞》(The Madonna of the Roses)。
![]() ![]() ![]() 《百合花與圣母瑪麗亞》(The Virgin of the Lilies)。 ![]() 《清純》(Innocence)。這個英文名詞的本意系指沒有罪惡。 ![]() 《春天的和風》(Spring Breeze)。
![]() 《天使之歌》(Song of the Angels)。 ![]() 《圣母瑪利亞,耶穌與施洗者圣約翰》(The Virgin, Jesus & Saint John Baptist)。 這幅作品中,圣母瑪利亞懷里抱著兩個孩子:圣約翰是耶穌的表哥,他出來傳播宗教早于耶穌,并且是他為耶穌在約旦河施了洗禮,所以后世把他稱為“施洗者圣約翰”。后來,施洗者圣約翰被猶太國王希律殺害,耶穌被羅馬帝國的以色列地區(qū)總督殺害。 耶穌的“十二門徒”中的彼得,后來去羅馬傳教,被羅馬帝國在羅馬殺害。在他的墓地上,建起了一個圣彼得大教堂,就是今天的梵蒂岡國家的主體建筑。這個圣彼得大教堂“在1506-1616年的110年間,歷經12位建筑師,18位教皇而徹底重建”,參加建造的主要藝術家包括“文藝復興三杰”中的兩位: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 “文藝復興三杰”中的另外一位天才達芬奇,逝世時身邊只留下兩幅作品:《施洗者圣約翰》和《蒙娜麗莎》。 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前門頂部,塑造了通稱“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的十三座巨大雕塑,由于其中的猶大是出賣耶穌的叛徒,所以這個位置上,改成了這位“施洗者圣約翰”的雕塑。教皇保羅六世說:“從圣彼得到今天,是人類曲折歷史上的一條直線”。教會當時權利至高無上,沒有教會的推動,就沒有文藝復興。 有關“施洗者圣約翰”的故事很多,不述。在與西方人打交道時,必須熟悉這一部分知識。 ![]() 《寧芙》(The Nymphaeum)。 寧芙是希臘神話中的小仙女,她們分別管理著山川樹木等。 ![]() 《女人與海螺》(Woman with Seashel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