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配書法、繪畫,均為趙之謙作品)
沒有空調(diào),也沒有電扇,古人如何避暑消夏? 趙之謙(1829-1884),初字益甫,號冷君;后改字撝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于書于畫,趙之謙均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晚清又一代藝術(shù)大師。
欣賞完大師這幅書作,心頭似乎清涼了許多。
智慧與境界,這是大師行之有效的消暑之道。

“千般道路萬般難,請客容易款客難。說時容易做時難,做官容易發(fā)財難。朝內(nèi)無人莫做官,你自容易我自難。識得秤來沒肉賣,天下無如吃飯難?!薄燥?,趙之謙還是很關(guān)注的。
炎熱的季節(jié),飲食很重要,白菜是首選。
蘿卜,也是少不得的。
一日三餐,可吃些苦味食物,這是暑日的健康食品??辔妒澄镏械纳飰A,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huán)、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
夏天易的煩惱,注意增進食欲,健脾利胃,醒腦提神。
高溫季節(jié),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容易缺乏各種維生素,應(yīng)選擇性地定量補充維生素。
夏天出汗多,體內(nèi)易喪失鹽分就比較多,水果少不得。
清淡滋陰的食物,夏天的營養(yǎng)不可忽略。
綠豆粥、扁豆粥、荷葉粥、薄荷粥等,同樣具有清熱降暑的功效。
不過,趙大師并不是營養(yǎng)學家,這些僅僅供作參考。趙之謙的基本職業(yè)是當官,做過幾個地方的縣太爺,“專業(yè)”上不是很成功。
趙大師忠厚,官做得小,也沒有發(fā)財。
趙之謙主修過《江西通志》,純屬文人。
趙之謙生活一直窘迫,好歹是個“縣長”,卻經(jīng)常跟人借錢、借糧。當清官,清苦這是必須的。
趙大師官運也比較差,到鄱陽縣當縣長,恰恰趕上一場大水災(zāi),天天疲于賑災(zāi),工作考核自然也難“過關(guān)”。
趙之謙并非沒有政治抱負——每在一地為官,他都兢兢業(yè)業(yè)。但是,封建時代,老百姓的“口碑”缺少應(yīng)有的“含金量”。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做官容易發(fā)財難”,趙之謙最終就是以一個藝術(shù)家的形象定格在歷史上。
不要在意許多,心靜自然涼!
最后獻上大師的幾方印,謹表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