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連接 【smxhhgy】 無線網絡 密碼:03982772588 暢享免費高速網絡 提供最新旅游資訊,為游客打造指尖上的旅游顧問。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三門峽黃河公園期待您的關注。 今天我們來了解浮雕墻上的第三個版塊——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qū)重要的新石器時代一種彩陶文化,其持續(xù)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xù)時長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fā)現,故按照考古慣例,將此文化稱之為仰韶文化。我們可以看到浮雕墻上雕刻的就是仰韶文化時期各部落氏族農耕、采集、漁獵、手工,以及出土的陶器作品的經典紋樣。 仰韶文化的制陶業(yè)比較發(fā)達,制陶技術最能代表當時的手工業(yè)經濟發(fā)展的水平。從考古發(fā)現看,各部落都掌握了相當成熟的經驗,包括選用陶土、塑坯造型、燒制火候等一系列技術和繪畫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土地紋罐)、貼塑裝飾的工藝。 仰韶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質紅陶,夾砂紅陶,泥質灰陶幾種,也有一些泥質黑陶和夾砂灰陶器。半坡類型的陶器主要是夾砂陶罐、小口尖底瓶、缽和卷沿彩陶盆。器表多飾繩紋、線紋、錐刺紋、指甲紋和弦紋,彩繪圖案是在缽的口沿外繪畫一周紫色、紅色寬帶紋、盆的內外繪畫人面、魚、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紋和三角形、圓點組成的幾何形圖案。在圜底缽口沿的寬帶紋上,發(fā)現有二十多種不同的刻劃符號,可能是中國古代文字的淵源。廟底溝類型的陶器主要有曲腹碗、曲腹盆、小口尖底瓶、小口平底瓶、斜沿罐、釜、灶等,彩陶紋飾除象生性的蛙紋外,最富特征的是大量以圓點、曲線、渦紋、弧線、三角渦紋、方格紋組成的繁雜圖案。 仰韶文化首先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遺址發(fā)現。仰韶村遺址位于澠池縣仰韶鄉(xiāng)境內,距縣城1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呈緩坡狀,遺址東西兩側各有深溝,北依韶山,東、西、南三面環(huán)水。遺址坐落在縣城北7.5公里飲牛河西岸仰韶村南、寺溝村北的臺地上,南北960米、東西480米,面積約36萬平方米。 仰韶村遺址的發(fā)現與發(fā)掘影響和意義深遠。第一次宣告了中國蘊藏著豐富的新時代文化遺存。證實了中國在階級社會之前存在著較為發(fā)達的新石器時代,破除了“中國無石器時代”的謬論,仰韶文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第一個被正式命名的遠古文化體系。標志著中國史前考古學及中國近代考古學的誕生。揭開了中國田野考古史的第一頁,從而使新石器時代的研究擴展到舊石器時代及銅器時代,揭開了中國現代考古學史上的新紀元,為后來發(fā)現并被命名的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奠定了規(guī)范化基礎,起到了先河作用;為中國歷史研究帶來了最新的信息。 ![]() 仰韶文化研究對于研究中華文明史有重大意義。中國的傳說時代,史書記載有炎帝、黃帝、顓頊、帝嚳等部族,但由于疑古,中華文明史源頭仍不清晰。隨著仰韶文化遺址的多處發(fā)現,地下遺存驗證了史書記載的正確性。因此,仰韶文化研究對于重建古史、探尋中華文明的源頭意義重大。夏商周斷代工程理清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將使中國歷史再向前推1000年,這1000年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仰韶文化時期。漢族的前身是華夏族,華夏族最早起源的就在黃河流域,研究仰韶文化對于研究中華民族起源或者說研究中華民族少年時代概況具有重要意義。 仰韶文化影響中國歷史的研究。仰韶文化雖然不能代替中華文明起源史,“卻是中國國家起源史和中華民族起源史這座大廈中的一根擎梁柱”(蘇秉琦語),因此,仰韶文化成為中國歷史研究的一個切入點。仰韶文化和此后在黃河流域興起的二里頭文化(夏文化)一脈相承,仰韶文化的研究必將推動和影響中國歷史的研究。
|
|
來自: 昵稱35933671 > 《三門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