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也說溫州(七年級鄉(xiāng)土地理) 展示活動:2018年溫州市歷史與社會學科第二次區(qū)域連片教學研討活動 授課教師:王甜甜(溫州濱海學校) 授課時間:2018年4月20日 授課地點:溫州市第四中學 ![]() 【古詩導入】 ![]() 生:(齊讀)。 師:這首詩描述的是哪里? 生1:杭州。 師:從來喚作小杭州。這說明—— 生1:不是杭州。 生2:上海。 師:上海被喚作小杭州嗎?小杭州,應該是一個不如杭州繁華的城市。 生3:溫州。 師:水如棋局,山似屏幃。這描述的就是我們的城市——溫州。 出示課題:也說溫州。 師:對溫州,了解嗎?我們試一試看。 出示:浙江省政區(qū)圖 ![]() 師:溫州在哪里? 出示:溫州市政區(qū)圖 ![]() 師:圖中的甲乙丙三地分別是哪個縣(市、區(qū))? 【環(huán)節(jié)一:溫州話】 師:說到溫州,不得不提溫州話。有人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講溫州話。溫州話,因為極其難懂,被稱為““惡魔之語””。 逐一出示:菜咸(咸菜)——人客(客人)——潮漲(漲潮)——鞋拖(拖鞋) 師:溫州話有什么特點? 生:反著說——倒裝。 ![]() 承轉(zhuǎn):那么,溫州話為什么這樣獨特呢? ![]() 任務一:探究溫州話獨特性的地理原因。 生1:溫州地形復雜多樣。 師:嗯,似乎可用。能再具體點嗎? 生1:自西向東。 師:自西向東?應該是一種運動狀態(tài),比如河流自西向東流動。 生1:地形西高東低,甌江自西向東流入東海。 師:那與溫州話獨特性有什么關系呢? 生2:地形復雜,以山地、丘陵為主。 師:你從哪里得知? 生2:餅狀圖顯示,山地、丘陵占78%。 師:還可以從哪里獲知? 生3:分層設色地形圖。丘陵的海拔在500米以內(nèi) ,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 師:非常專業(yè)。那么,這樣的地形特點與溫州話的獨特性有何關系呢? 生4:丘陵、山地為主,所以交通不便,在歷史上溫州一直比較封閉。 師:也就是與外界聯(lián)系較少,所以溫州話保留很多古漢語的特征。根據(jù)同學們的解釋,我們可以歸納如下:溫州地形復雜,交通不便,比較封閉,與外界交流較少,所以在語言上較為獨特。 【環(huán)節(jié)二:聚落】 承轉(zhuǎn):雖然溫州地形復雜,且以山地、丘陵為主,但是考古發(fā)現(xiàn)溫州地區(qū)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生活,在秦漢時期就設了郡縣。也就是說,在很早以前就存在著人類生活的聚落。 出示: ![]() 任務二:探究溫州形成聚落的有利條件。 生:(合作探究,分享交流)。 生1:這三處聚落,都靠近江河,方便灌溉。 生2:溫州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降水充沛,適合水稻種植。 生3:注入東海? 師:什么注入東海? 生3:河流。主要是甌江、飛云江和鰲江。 師:這與聚落的形成有何關系? 生3:靠近東海,有著豐富的漁業(yè)資源。 師:還有呢? 生4:河流入海口,屬于沖積平原,土壤比較肥沃。 師:哪位同學把剛才同學們的意見匯總一下? 生5:…… 師:好的。我們從氣候、水源、沿海平原、土壤四個角度概括了溫州主要聚落形成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溫州主城區(qū)。 【環(huán)節(jié)三:溫州城的橋】 承轉(zhuǎn):我們四中就位于溫州主城區(qū),也就是俗稱的白鹿城。我也是白鹿城的人,我的小學就在四中不遠,信河街那邊,叫做小高橋小學。有沒有小高橋小學畢業(yè)的同學?我們是校友。小高橋小學,校名中帶著橋,周邊還有大高橋、乘涼橋、八字橋等等。 出示:溫州童謠《溫州的橋》 ![]() 師生:(用溫州話齊誦) 師:那么,溫州的橋為什么這樣多呢? 生1:雨多,降水多。 生2:河流多。 出示《清光緒八年城池坊巷圖》 ![]() 師:從圖中可知,現(xiàn)在的信河街,不是街,是河,叫做信河;現(xiàn)在的解放街,也不是街,也是河,叫做大解河。這樣的現(xiàn)象在溫州不是個案。那么,溫州城為什么要填塞河道呢? 生: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少。 師:對,溫州城缺地,隨著城市的發(fā)展,河道不斷被填塞,變成街道和居民區(qū)。 任務三:探究填塞河道的不利影響。 生:(合作探究,分享交流)。 生1:河流少了,不利于灌溉。 師:灌溉?種菜嗎?城里不種菜,也不種水稻。 生2:不利于水運。 師:河流少了,水運沒以前方便。這個解釋沒問題。但是,不是新增了街道嗎?街道可以跑汽車,交通方式有水路改陸璐,對老百姓影響也不大。 生3:對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不利。 師:解釋一下。 生3:古城古河道古民居,都是重要的旅游資源。 師:這個解釋得通。如果溫州城還保留著江南水鄉(xiāng)的韻味,應該是不錯的旅游勝地。 生4:不利于防洪排澇。 師:嗯。對,河流的防洪排澇的功能是很重要的。 【環(huán)節(jié)四:發(fā)展方向】 ![]() 承轉(zhuǎn):既然知道填塞河道會影響城市的防洪排澇,那溫州為什么還要填塞河道?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缺地。那么,未來的溫州城要想哪里發(fā)展呢? 任務四:探究溫州城區(qū)的發(fā)展方向。 ![]() 生:(合作探究,分享交流)。 生1:要接軌長三角。 生2:要多建橋多開隧道,這樣溫州城就不會向以前那樣封閉。 生3:充分利用海洋,發(fā)展?jié)O業(yè)。 師:同學們的意見不錯。但是,這些意見能從根本上解決溫州城缺少土地資源的發(fā)展瓶頸嗎? 生4:圍海造田,填海造陸,溫州要從甌江時代走向東海時代。 出示圖片: ![]() ![]() ![]() 師:這幾年,溫州把海塘線以每年近30米的速度不斷向外拓展。圍墾區(qū)內(nèi)灘涂養(yǎng)殖、種植的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基礎設施建設、地產(chǎn)開發(fā)等其他綜合性類別,都能看到圍墾土地正由過去單純的發(fā)展農(nóng)業(yè),轉(zhuǎn)變?yōu)橐越?jīng)濟效益為中心的多種經(jīng)營。 【課堂小結(jié)】 依據(jù)板書,課堂小結(ji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