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商埠街小學 舉辦了“感恩祖國,放飛夢想”畢業(yè)音樂會。觀看之后,非常感慨,很少發(fā)圖片的我發(fā)了朋友圈,并寫了四個詞:嵩岳蒼茫,夏日悠長;六年師恩,歷久難忘。 我對孩子說,我要為你的六年寫篇文章。 六年的時間過得很快,仿佛一揮手,春夏秋冬已走過了六個輪回。六年的時間都去了哪兒? 當年,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把孩子送進學校時,唯恐他走錯教室;如今,步行十分鐘的路程,他卻執(zhí)意要騎自行車上學。當年,牽著他的手過馬路;如今,他總想摟著我的肩頭行走。小學六年,從家到學校,距離很短,走了一程又一程,那短短的行程里卻載滿了幸福的記憶。小學六年,讓孩子從少年走向了青年,從稚嫩走向青春! 和孩子談及小學生活,總有一些片段無法抹去。 小學一年級,小長假之后,他身體不好,接著請了一周假。就要上學了,又患了腮腺炎,等病好了,到學校去,已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馬上就開始期中考試了。那次,語文、數(shù)學都考了99分。孩子很有自信心,感覺自己很聰明。這個分數(shù)也告訴我,把孩子送到學校,不僅僅是為了分數(shù),更重要的是為了找到同伴,讓他感受成長的過程。為了他們更好地成長。 小學三年級,學校組織管樂團。從學生中篩選人員。孩子自主報了名。他吹的是圓號。其時,家人對于管樂團和圓號都沒有概念,不知道管樂團和圓號究竟是什么樣子。我不同意他參加學校的管樂團,因為孩子個性散慢,不喜歡約束,因為上課做小運作、愛說話常受老師批評。而學校的管樂團一定是要求嚴格,時間性很強的班級,我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總是受指責,也不想把麻煩交給老師。 當時,全家人都反對他參加管樂團,都在勸他,說,只要你不參加管樂團,你想學什么,就學什么;只要你認準了,下午就給你交費去。說得時間長了,他似乎心動了,點點頭??墒牵酝觑?,就又不同意了。一個人偷偷地抹眼淚。就這樣,我們?nèi)胰硕急缓⒆哟騽恿?,就任他參加了管樂團。 這一參加,就是整整三年!也正是管樂團帶給了孩子太多的、不同尋常的記憶。 三年來,每周都有兩次集中訓練,一次是周三下午,一次是周六下午。假期還要進行集中訓練。特別是到了六年級,學生功課緊張,管樂訓練也在加強。冬天,下午放學后,每天再訓練一小時;夏天,早上6:30就開始了訓練。6:30,當把孩子送到學校時,東方還沒有露出晨曦。但是,正是在老師的陪伴下,在孩子們的相互激勵中,孩子硬是堅持了下來。這三年來,對于管樂練習,孩子幾乎沒有叫過苦,也沒有說過累。是他,讓我明白,任何一件事情,只要自己喜歡,就會全情投入!熱愛,會產(chǎn)生無窮的力量。 三年來,孩子的管樂團參加了很多次比賽。學校每年都組織新年音樂會,還有畢業(yè)典禮。第一次參加新年音樂會,是在兩年前。演出地點在小龍劇院,那場演出,讓我一下子驚呆了,如此高雅的藝術,竟然出自于小學生的群體??h城的春節(jié)晚會,和這種高雅的演出相比,是多么的低俗!讓這種文化進行更大范圍的傳播,不是更有利于以文化人嗎?后來,孩子的管樂團參加演出的機會越來越多了,去了鄭州,去了上海,還走到了其它學校。在五年級的時候,孩子們還自行組織了樂團,去公園,去餐廳進行自行表演。管樂不僅僅是愛好,還是一個更好的載體,正是管樂,讓孩子與社會有了更好的鏈接,與社會建立了更多的關系,更多展示的平臺,在管樂演奏中,他們懂得了合作,懂得了紀律,懂得了包容。 特別是六年級管樂團去上海演出時,孩子非常興奮。學校也及時進行了發(fā)動,在班主任老師的啟發(fā)下,孩子們對上海演出進行了熱烈暢想:上海是什么樣子?上海演出現(xiàn)場會怎么樣?他們演出之后,現(xiàn)場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場面?為此,學生組織了詩歌朗誦會,組織了手抄班展覽,他們一直期待著。到上海演出時,學校真是進行了精心組織,學校領導和好幾個老師都前去陪護,演出之后,學校還組織學生看了外灘,去了高校、自然博物館……上海之行,是管樂團的演奏高峰,也成了孩子們最為難忘的記憶! 正是孩子的成長告訴我:作為學校,最重要的就是給孩子們搭建一個成長的平臺,學校里組織的各種活動,就是一種項目化學習,在這樣的項目化學習中,孩子們才會把學到的知識化為能力,這不就是時下的熱詞,核心素養(yǎng)嗎? 畢業(yè)音樂會開始了! 地點在神武大酒店,主持人是4位穿著禮服的小學生。 整場音樂會,幾首都是由大號演奏家馬驥老師指揮。 六年級的青韻管樂一團是統(tǒng)一色的黑色禮服,素雅,大氣,八十多人的管樂團走進會場,全場立即鴉雀無聲。 開場演奏的是《中國軍魂》,氣勢磅礴,昴揚大氣!當圖片發(fā)至朋友圈時,一位好友說:這哪里是小學生的畢業(yè)演奏會?與高校音樂專業(yè)的畢業(yè)演奏會,一點也不遜色。 當演奏《青春修煉手冊》時,聽著孩子們傾情的演奏,我的演角似乎模糊了。青春就如一團火,應該熊熊燃燒!只有把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傾注到自己熱愛的事情上,才會點亮青春的底色。 孩子的銅管也進行了單獨小合奏。聲音低回,氣場很大。曾多時,家人都認為孩子所吹的圓號不好聽,在整個樂團只是配音。后來,我們漸漸明白,管樂團里根本沒有配音和主音一說,只有自己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把自己的聲音表達出來,才公演奏出完美的曲子。就如我們所處的世界,每個人都應該活出自我,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最好的自己,世界也會因我們而變得更加美麗!但孩子絲毫不受大人影響,一如既往地愛著他的圓號。至此,我才明白,自以為是的大人是多么的淺??! 最后一首曲子是《歌唱祖國》,當音樂響起時,會場立即響起了節(jié)拍。家長與孩子們的心是最近的,他們感謝學校,感謝陪伴他們六年的老師,是老師們辛勤的付出,讓孩子們從稚嫩走向了理性。 老師總是幕后人。 學校組織活動時,孩子們是主角。而他們的班主任,是最忙碌的攝影師。從頭到尾,全班八十多個孩子,一個也不會讓他落下?;顒右婚_始,班主任就在班級的微信群里向家長進行播報活動的進程。 老師的高度負責,還表現(xiàn)在對孩子們的嚴格要求。孩子的主要學科是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三位老師對孩子要求都很嚴厲。每次作業(yè),要求都很認真,很具體,絲毫也不放過孩子的一點錯誤。正是在他們的嚴格要求,雖然他們的管樂活動占去了一些時間,歷次考試,他們的成績總名列前茅! 老師對于孩子是真心的愛!每次外出學習回來,總給孩子捎些特產(chǎn),還生動地給孩子們講外出學習的感受和體會。老師也盡可能地組織學生活動,遠足、軍訓、拓展訓練、社會實踐、詩歌朗誦會等等,正是在活動中,讓學生汲取別人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在活動中漸漸長大。 更難得的是老師對于孩子的包容。 無論孩子做多么過分的事情,老師都把他當作孩子,老師懂得俯下身子,懂得等待。他不是引著孩子前進,而是看著孩子前進,陪著孩子前行。 雖然我也是個教育工作者,但是對于孩子的成長還是急躁了些??墒?,老師不這樣,他總能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老師用耐心告訴家長:慢慢來,我們等著你,我們陪你一起走。 正是在老師的影響下,我把孩子當作了一面鏡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正是我們成年人修煉的過程。感恩遇到如此包容的老師,也感謝與孩子有了這份相遇的緣份。人這一生,只有懂得珍惜,才會從相隨相惜中找到意義! 六年的時光,風一樣飄過,似乎沒有留下一絲印痕。 但是,經(jīng)驗告訴我,所有的逝去并非不復存在。有些東西,隨著離開的時間越久,牽掛會更加悠長,例如親情,例如美好的回憶,還有純真的少年時光。 我相信,這次告別,傷感的不單單是孩子,家長,一定還有為孩子成長一直默默奉獻的老師!即使是孩子在學校的最后一刻,老師都認真對待,一點也不含糊。只要一天在學校,他們都把他當作學生,當作孩子。 每次行走,都是在執(zhí)著的當下中開始的。愿孩子的將來,也會像小學時光一樣,一步一個腳印。 中午,回家時,孩子說,畢業(yè)典禮結束了,放假了,沒有作業(yè)。 我說,你不是不想去學校嗎?作業(yè)多嗎?這次是真的放假了,想再去你的小學,就難了! 孩子分辯道,老師說,隨時都可以回去! 可是,孩子,那流逝的歲月,還能再回去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