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思考和反復推敲作文材料,理解其含義,確立寫作中心(明確立意),確定感情抒發(fā)的基調或確立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明確寫作文體和方法的過程。它包括理解試題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內容、中心、文體和字數等。確立文章的主題思想,也就是作者通過所寫的內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態(tài)度。高考作文對立意的4點要求:正確、新穎、深刻、集中。近年來,高考作文題目體現出任務驅動型的特點。任務驅動型作文是在特定情景下,精準解讀,精明解答,是專業(yè)性很強的實用性寫作。簡而言之,任務驅動型作文,即是針對特定任務來回答問題。任務型作文要求考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呈現思維的深化,要有理性思維和批判精神。“審題決定成敗,立意決定生死。”如何正確把握材料內容,認清材料的限制性與開放性,精確審題、精準立意,成為寫作最重要的一步。用“戴著鐐銬跳舞”來形容考場作文可謂形象而熨帖。這個比喻已經形象地告訴大家,考場作文它有自己的規(guī)則,不可能讓你信馬由韁、天馬行空,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地去審題,使作文題意明確和觀點鮮明,才能拿到作文高分。1.朝正確的方向立意,即向積極的方向,向有思想價值的方向。2.朝新穎的方向立意,運用求異法,對材料主旨作出反思。3.辯證立意,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但行文時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但不論哪個方向,所立之“意”都要與社會發(fā)展的主流價值思想、與時代精神相一致。初到美國的留學生,不知該如何做西紅柿炒蛋,為了招待朋友,男孩發(fā)微信向母親求助,隔著時差的大洋彼岸,父母二人大半夜爬起來爭錄視頻教西紅柿炒蛋。有一個小伙伴問中國和美國的時差是多少,男孩呆住了……讀完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想和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自定文體,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不得套作,不得抄襲。方向:材料引導語暗示了命題人的立意指向,感受父母之愛,更要感恩父母,給予愛的回報。圍繞“父母對子女的教育”立意,表達對生活的思考,視為基本符合題意。但不可以用這件事來批判中國教育制度。2.談“愛的味道”“家的味道”、“鄉(xiāng)愁”、“回家”、“回國”、“親情”、“故鄉(xiāng)情”、“祖國情”。1.下列關于作文題的立意,哪幾項是符合立意:ABCD批判中國的教育制度 不可以用這件事來批判中國教育制度。①據報道,一名女子買了兩張高鐵票,一個座位自己坐,另一個座位放行李,當其他無座乘客提出可否將行李放在腳下,讓大家坐一會兒的請求時,女子拒絕了,并表示自己不想和別人坐在一起。②去年曾有報道稱,某藝人生孩子時花重金包下上海某家公立醫(yī)院一整層VIP產房待產,排場十足。③你工作一天,拖著疲累的身軀走進地鐵,眼瞧著有一個空位,心中大喜,準備坐下,旁邊的小孩忽然伸出一只小手按在空位上,尖聲大喊:“媽媽快來,我給你占座了!”④公司為加班的同事提供福利晚餐,一份兩葷一素的快餐只需要1元錢,當你奔到飯?zhí)?,卻被告知晚餐賣光了,因為某一位同事將最后10份快餐買下,帶給家人吃。A.我揮霍自己的錢,給自己買來快樂不關你事。B.即使是花自己的錢,也不能花得毫無規(guī)矩。這道單選題,你選擇A還是B呢?“有錢能為所欲為VS有錢不能為所欲為”,當這道辯論題擺在你眼前,你會支持哪一方?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方向:材料中雖沒有議論性的文字,卻暗藏命題人的價值傾向。比如材料②,某藝人花重金包下某家“公立醫(yī)院”一整層VIP產房待產,僅僅是為了“排場十足”;材料④,公司為加班的同事提供只需要1元錢的福利晚餐,一位同事卻將最后10份買下帶給家人吃。很顯然,命題人反對過度占用公共資源、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忌鷮懽鲿r不能違背這一價值判斷。作文注重引導考生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的矛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提高道德修養(yǎng)。五則材料選取了不同的生活畫面,展現社會中出現的不良現象,考生要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并針對核心問題談自己的看法,觀點必須明確。A.我花錢我快樂。(沒有看到材料的本質問題,只停留在表面)C.提高國民整體素質。(選題過于寬泛,沒有緊扣材料)1. 審清材料內容,按照這4個方面審清材料的內容:對象性內容、過程性內容、關系性內容 、目的性內容。2.審清引導語,抓住引導語的關鍵詞、重點句、暗示語等,來確定文章的重點。3.審清要求,確定文章范圍。在題目所給的范圍內選材,審清情境要求,才能使文章內容切題,重點突出。從所給材料內容中分別對應找出四個內容:對象性內容、過程性內容、關系性內容 、目的性內容。3.關系性內容:人和人之間,人和物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概念與概念之間因為不同的對象、過程、關系會產生不一樣的含意,也就意味著含意有一定的范圍。色彩,指顏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賦予不同的意義。2019年,我們隆重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歡慶共和國70華誕。作為在這個特殊年份參加高考的學生,你會賦予2019年哪一種色彩,來形象地表達你的感受和認識?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感情真摯,運用記敘、描寫和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2.過程性內容:隆重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歡慶共和國70華誕3.關系性內容:考生與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的關系、考生與歡慶共和國70華誕的關系,考生與2019年主旋律之間的關系、考生與色彩之間的關系等。4.目的性內容:結合當下時事,明確方向,概括屬于自己的一種情感色彩。紅色--愛國,黃色--中國人皮膚,綠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藍色--藍天保衛(wèi)戰(zhàn)等。2.本次作文是命題作文,題目已經給出,不可再擬。文體已經作出規(guī)定為記敘文,要在記敘文的范疇內進行寫作,切忌文體不明,或者表現為其他文體。表達方式的運用方面要優(yōu)先表現為記敘、描寫和抒情。3.考生要以2019年高考考生的身份賦予2019年以一種彩,表達自己對這個特殊年份所代表的特殊意義的感受和認識。這些具體指向引導考生將自身的成長置于國家發(fā)展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在時代發(fā)展的宏大背景下,以一種家國天下的情懷襟抱,思考當代青年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4.任務指令體現為三個方面:以作為當前參加高考的學生的角度來談;必須為2019年這個特殊年份賦予一種色彩;必須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和認識。三者在行文的過程中都要得到體現,缺一不可。D.我最喜歡的綠色。(只談色彩與意義,不談2019年的特殊。)E.彩虹的色彩(幾種色彩交織展現2019而非一種。)“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tǒng)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材料對勞動持正向評價,并且指出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對于勞動的意義,材料中連用兩則名言給予肯定,并指出“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翱墒恰焙蟮膬热菔菍Α艾F實生活中”“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的否定,考生的價值取向不得與此相悖。2.過程性內容: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不尊重勞動3.關系性內容:人和勞動之間,勞動與財富、幸福之間,4.目的性內容:勞動的重要性,呼吁號召同學愛勞動。1.從演講稿入手抓住寫作方向,格式要規(guī)范,符合文體要求,語言風格也要與之相適應。2.引導語中的“認識與思考”是針對勞動,“希望和建議”是針對同學學生。3.寫作對象“面向本校同學”演講,即寫作時要有平等交流意識。演講對象為“復興中學”的在校學生,演講內容可升華出“勞動”對民族、國家復興的意義。4.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D.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斷章取義,忽略材料重點,脫離材料中的學生主體)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青年投身于祖國建設的新征程。1979年,“科學的春天”生機勃勃,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志,匯入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國凱歌前行,新時代青年奮勇接棒,宣誓“強國有我”。2049年,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青年接續(xù)奮斗……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② 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游行后寫給家人的信。③ 1979年9月15日,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后寫給同學的信。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后的觀后感。⑤ 2049年9月30日,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勛人物”的國慶節(jié)慰問信。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這些標志性事件體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光輝歷程,記錄了社會的發(fā)展與變化,凝聚著人們對社會與國家的美好寄望。這實際上暗示考生要從這些事件中感受到社會的發(fā)展與變化,從小我到大我,從個體到國家,注意與時代的聯(lián)系,體現家國情懷、民族自豪感。1.要注意“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這一要求。這就明確要求考生要假定自己是上述已發(fā)生或未發(fā)生事件的見證人、“當事人”,要“切合身份”。如選擇前三則任務,就要假定自己重回歷史,確立歷史身份完成寫作,而不是以今天青少年的視角去講述曾經發(fā)生的歷史事件。2.要聯(lián)系所選取事件的歷史背景,不能脫離背景空談大道理。如對于任務①,考生必須聯(lián)系五四運動的歷史背景來寫,其他同理。這體現了命題者注重對考生歷史思維的考查。3.材料下有“符合文體特征”的明確要求??忌⒁饷總€任務后都有明確的文體限制,有演講稿、有書信、有觀后感、有慰問信,寫作時一定要符合各自的文體特征。4.材料給了五個任務,讓考生自由選擇。但考生一定要仔細審題,只能選取其一,不能受平時模擬試題的束縛,不可在多則材料間建立邏輯聯(lián)系,設題目的在于檢測考生能否精準解讀任務。1.下列關于作文題的立意,哪幾項是符合立意:ABCD.青年學生在的歷史中的作用。(只突出青年學生的歷史作用,未聯(lián)系五四背景。)E.新青年展望未來。(只突出對新時期的展望,未結合改革開放。)胡適:做學問要在不疑問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北大林建華校長:焦慮和質疑并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進未來的腳步,能夠讓我們走向未來的,是堅定的信心,直面現實的勇氣和直面未來的行動。三人的觀點,你贊同誰?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胡適:做學問要在不疑問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北大林建華校長:焦慮和質疑并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進未來的腳步,能夠讓我們走向未來的,是堅定的信心,直面現實的勇氣和直面未來的行動。三人的觀點,你更贊同誰?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1.兩則材料相同,但是材料2的指令改變了,“你更贊同誰?”有“更”字就有了比較、權衡,要在三個材料中做一個比較篩選。2.有“更”字就不是贊同哪個反對哪個的問題,可能是3個都對,需要比較權衡,選擇其一;也可能有不對之處,仍需要比較權衡,選擇其一,這就增加了思維層面的考查?!案弊质菍忣}的難點。1.下列關于作文題的立意,哪幾項是符合立意:ABC曾國藩曾講過一個故事,兩個挑重擔的人相遇在南方農村狹窄的田埂上,誰都不愿意讓路,這時候來了一個旁觀者,自己跳到了水田里,對其中一位說,來,把擔子交給我,我替你挑一會兒, 你側身過去。曾國藩總結說:“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身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span>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在他的《樹上的男爵》里塑造了一個生活在樹上卻始終熱愛大地的形象, 提出“因為想看清塵世,就應當同它保持必要的距離”。榮者自安安,庸者自碌碌,關懷則亂,當局者迷,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置身事外,可以多一分自由超脫,于人于事,都是大有裨益。請綜合以上材料,對“躬身入局”和“置身事外”這兩種態(tài)度,談談你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文體明確,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襲、套作。兩則材料指向不同的觀點:材料一通過旁觀者“躬身入局”的方式解決了兩個挑重擔之人誰也不肯讓路的矛盾,以小見大,強調“躬身入局”的重要意義之一是有成事的希望;材料二則通過樹上的男爵對大地的態(tài)度,強調“置身事外”的重要意義之一是多一分自由超脫。1.肯定“躬身入局”的重要意義,由點到面,發(fā)散思維,文章主體以闡述“躬身入局”的原因與意義為主;2.肯定“置身事外”的重要意義,由點到面,發(fā)散思維,文章主體以闡述“置身事外”的原因與意義為主;3.“躬身入局”也好“置身事外”也罷,要辯證看待,因人因時因事而異,“該入局時入局,該置身事外時置身事外”,主體主要體現自己的辯證思考。1.下列關于作文題的立意,哪幾項是符合立意:ABCD某市晚報“青年調查”欄目針對該市中學生理想信念現狀展開調查,結果顯示:被問及“對未來的想法如何”時,27%的同學對未來的目標“很明確”,53%的同學“比較模糊”,還有20%的同學“十分迷?!?,大多數同學表示可能會把理想定位于未來的事業(yè),用所學知識回饋社會。被問及“確立了理想后,你會怎樣做”這一問題時,有45%的同學選擇“十分努力去實現”,41.4%的同學表示會“比較努力”,還有13.6%的同學說“無所謂,隨他去吧”。請合材料內容,以“堅定理想信念,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給該欄目寫篇致中學生的倡議書,闡述你的觀點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800字。題目主旨是倡議中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爭做時代新人”,價值取向很明確。材料中53%的同學對自己的理想“比較模糊”,20%的同學完全沒有理想而處于迷茫狀態(tài),13.6%的同學對實現自己的理想持“無所謂”態(tài)度,倡議書的目的就要引導這部分同學堅定理想,爭做時代新人。1.對象性內容:中學生、某市晚報、調查信念現狀、理想2.過程性內容:某市晚報“青年調查”欄目針對中學生開展信念調查,對未來想法如何,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人對未來很模糊;確立理想你會如何做,調查結果顯示少部分人對理想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3.關系性內容:大部分同學對未來想法比較模糊,少部分同學對理想無所謂。4.目的性內容: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呼吁號召部分迷茫沒有理想的同學確立自己的理想信念,為之努力。1.真實情境的限制。某市晚報“青年調查”欄日針對該市中學生理想信念現狀展開調查后的結果。材料的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同學理想模糊甚至缺失或有理想而沒有行動??忌仨殗@這一調查結果進行思考,“堅定理想信念,爭做時代新人”是題目給定的思考大方向,考生不得脫離材料,遠離主旨。文章的站位是某市晚報“青年調查”欄目,寫作對象是中學生,要有作者意識和讀者意識;倡議書的主題是“堅定理想信念,爭做時代新人”,考生要結合材料闡明之,同時還要“提出希望與建議”。3.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800字。A.理想的意義。(未緊扣主題,且范圍擴大,偏離題意)B.青年人的選擇。(材料確實談的是青年人,但是圍繞青年人的理想而展開,這樣寫范圍太大)C.青年與理想。(未緊扣爭做時代新人的內容,偏題)1.一個木匠帶著孩子在雇主家干活,木匠干得滿頭大汗,于是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脫掉。這時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生怕他熱著,也把孩子的衣服一件件脫掉,結果孩子凍病了。2.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則故事:森林王國中的梭子魚犯了罪,法官是怕水的山羊,它的裁決是,將梭子魚扔到河里淹死。要求:綜合材料的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忽視對方的實際情況,僅憑主觀臆斷的行為是不可取的。無論是材料一中為孩子脫掉衣服的木匠,還是材料二中判決梭子魚死刑的法官山羊,他們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考生在審題時要與命題人的價值判斷保持一致。1.對象性內容:中國奇跡,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新時代領路人2.過程性內容:新時代中國取得偉大事業(yè)的成功3.關系性內容:新時代領路人與偉大事業(yè)之間的關系,偉大事業(yè)與夢想、創(chuàng)新和實干的關系4.目的性內容:談自己對材料中中國奇跡和新時代領路人論斷的認識和理解、感悟與思考,中國奇跡彰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偉大事業(yè)源于夢想、創(chuàng)新和實干。1.木匠與山羊雖然具體表現不同,但實質上都是不顧客觀實際,僅憑主觀臆斷,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他人、他物。若僅僅抓住“主觀臆斷”,而忽視自己與別人的關系,將跌入話題作文的泥潭。D走適合自己的路。(適合自己的未必適合他人,適合他人的也未必適合自己,進而得出要走適合自己的路的結論,徹底踏上跑偏之路)E.要善于傾聽。(既然看待問題不能只憑主觀臆斷,所以我們要善于傾聽,此立意錯在違背了材料的本意)F.自私自利不可取。(錯誤地把“以己度人”理解為“自私自利”)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漫畫作者的感情傾向非常明顯,是對教育中“分數至上”現象的批評。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均衡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人是教育的目標,一味追求高分,“高分薄德”“高分弱體”“高分輕美”“高分惡勞”的教育都是畸形的教育,只會造就畸形的人。認為“高分萬能,毋論其它”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方式,與國家的教育目的、漫畫作者和出題人的意圖都是相悖的。任何片面強調分數高于一切的寫作都是跑題。漫畫正中有位母親模樣的女子,臉上帶著甜蜜的笑容,正在給懷中標有“分”的娃娃喂奶,盡管那個娃娃喂得胖胖大大,飽得口角流奶,其他象征“德”“體”“美”“勞”的娃娃,瘦瘦小小,餓得哇哇大哭,涕泗交流,卻不被理會。這個“母親,可以指家長,也可以指考生,也可以指教育部門,也可以指社會。題目要求考生對這一現象、這一現象的后果等問題進行思考。“結合材料內容和寓意”作文,材料中有幾組對比:“分數至上”的現實狀況和其它“四育萎縮”現實狀況的對比,人們對待“分數”的態(tài)度和對其它“四育”的態(tài)度的對比;學生因“得分”發(fā)生的變化和其它“四育”缺乏產生的自身變化的對比。漫畫往往有寓言性質,考生構思時要立足于漫畫強調的“片面追求高分”,“只”追求分數,追求高分走極端,而導致出現了種種社會問題,并據此提出解決方法。寫作不得脫離漫畫內容及寓意范圍作文。1.下列關于作文題的立意,哪幾項是符合立意ABCDF.沒有高分,你會失去當下。(片面強調分數高于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