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呆癥已經(jīng)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嚴重疾病之一。由于癡呆癥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預防措施的開發(fā)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癡呆癥的眾多潛在風險因素中,膳食因素(包括特定營養(yǎng)素、食物種類和膳食模式)一直是學術科研人員研究的重點方向。 MIND膳食是專門為大腦健康而開發(fā)的一種膳食模式,它是得舒膳食(DASH)和地中海膳食(MD)模式的結合,并根據(jù)癡呆癥領域最新研究證據(jù)進行了調(diào)整。MIND膳食與DASH和MD模式包含許多相同的食物,其特別之處在于增加綠葉蔬菜和漿果的攝入,但不增加整體水果的攝入,并限制動物性和高飽和脂肪食物的攝入量。 盡管有研究表明,MIND膳食可能與更緩慢的認知功能減退有關,但是截至目前,MIND膳食究竟能否預防癡呆癥目前尚無明確定論。近日,浙江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袁長征研究員團隊在JAMA Psychiatry發(fā)表一項重要研究,揭示了MIND膳食與癡呆癥風險之間的重要關聯(lián)。藥明康德內(nèi)容團隊特邀論文通訊作者袁長征研究員解讀這項研究的創(chuàng)新發(fā)現(xiàn)。 ![]() 袁長征研究員解讀 Q1:與MIND膳食推薦建議相比,現(xiàn)代人膳食習慣普遍存在哪些問題? 袁長征研究員:MIND膳食模式推薦多攝入深綠葉蔬菜、堅果、漿果等健康植物性食物和魚肉、禽肉等動物性食物,限制紅肉和加工肉等不健康動物性食物。與MIND膳食模式推薦相比,我們研究的人群主要存在漿果、堅果、全谷物、橄欖油等健康植物性食物攝入不足和甜點、紅肉和加工肉攝入過多等問題。 Q2:MIND膳食在降低癡呆癥風險方面發(fā)揮的作用涉及到哪些潛在機制? 袁長征研究員:盡管當前潛在的生物學機制尚不清楚,但氧化和炎癥途徑可能可以解釋我們發(fā)現(xiàn)的關聯(lián)。MIND膳食模式強調(diào)的綠葉蔬菜、橄欖油和漿果等食物富含維生素E、葉酸、類黃酮、和類胡蘿卜素等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的物質(zhì),可能通過對β淀粉樣蛋白沉積的抑制來保護大腦。相反,MIND膳食模式限制的紅肉和加工肉含有N-亞硝基化合物,可能誘導氧化應激和炎癥,促進癡呆的發(fā)展。 Q3:研究在不同亞組人群的分析中有哪些重要發(fā)現(xiàn)? 袁長征研究員:在不同的人群亞組中,我們觀察到了較為一致的結果。根據(jù)性別、年齡和BMI進行的亞組分析都顯示,MIND膳食模式依從性較高的人群癡呆風險較低。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沒有在當前吸煙者中觀察到MIND膳食模式依從性與癡呆癥風險具有顯著關聯(lián),但在當前非吸煙者中觀察到了MIND膳食模式具有潛在保護作用。 Q4:當前研究研究結果為癡呆癥預防帶來了哪些啟迪? 袁長征研究員:2020年“《柳葉刀》癡呆預防、干預和治療重大報告”指出,識別癡呆的可改變風險因素對于癡呆癥預防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膳食因素對于癡呆癥的作用仍然未被充分闡明。 我們的研究提示了健康膳食對于癡呆預防的重要作用,也為將來的人群膳食干預開展提供了科學基礎。未來也需要有更多研究來探究不同的膳食模式對于不同人群在生命歷程的不同階段對于癡呆的效應。需要指出的是,我們這一項研究仍然是一項觀察性研究,未來還需要隨機對照研究來進行相應的因果關聯(lián)探索。 研究論文介紹 MIND膳食建議:
當前這項研究基于3項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來自英國的白廳Ⅱ研究[WⅡ]、來自美國的健康與退休研究[HRS]和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后代隊列研究[FOS]),詳細分析了MIND膳食與全因癡呆癥事件之間的關聯(lián)。此外,研究團隊還對11項隊列研究進行了meta分析,以進一步探明MIND膳食與癡呆癥發(fā)病風險之間的相關性。 在研究第一部分,共納入了來自WⅡ的8358例受試者(平均年齡62.2歲;女性占30.9%)、來自HRS的6758例受試者(平均年齡66.5歲;女性占58.7%)以及來自FOS的3020例受試者(平均年齡64.2歲;女性占54.6%),這些受試者基線時未罹患癡呆癥?;谑澄镱l率問卷評估,來自WⅡ、HRS和FOS的受試者基線平均MIND膳食評分分別為8.3、7.1和8.1(評分范圍為0~15,評分越高表明受試者對MIND膳食的依從性越高)。隨訪166516人-年期間,共有775例受試者(WⅡ 220例,HRS 338例,F(xiàn)OS 217例)被診斷為癡呆癥。 多變量校正Cox比例風險模型的分析結果顯示,較高的MIND膳食評分與較低的癡呆癥風險相關(每增加3分對應的合并風險比[HR]為0.83;95%CI=0.72~0.95;趨勢P值為0.01;I2=0%),且MIND膳食依從性最高組人群相較于依從性最低組人群癡呆癥的發(fā)病風險降低了19%。此外,研究在不同亞組人群(按性別、年齡、吸煙狀況、體重指數(shù)分層)中觀察到了一致的相關性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