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曉別》李商隱
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
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這是一首和情人言別的詩,題中“板橋”,指唐代汴州(治今河南開封)城西的板橋店。這里正像長安西邊的渭城一樣,是一個行旅往來頻繁的站頭,也是和親友言別的地方。李商隱這首詩,寫友人李郢與汴州情人的告別,南歸蘇州的情景,以它特有的奇幻絢麗的色彩開辟了言別的一種新境界。
“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边@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回頭望高高城樓,銀河已經漸漸暗淡向西下落,長亭的窗下,渠水蕩漾著層層輕波。
首句回望來路所見?!案叱恰?,指汴州城。“曉河”指破曉時分的銀河。回望汴州方向,原先斜貫中天,高懸在頭上的銀河,此刻已經黯淡下去,西移垂地。在破曉時分微微發(fā)白的天幕背景下,正隱現出高城的朦朧暗影。這對情侶曾經在這座高城中度過一段難忘的時日,所以分袂之際,不免懷著留戀和悵惘的心情翹首回望,彼此感到剛剛逝去的日子仿佛是一場遙遠的夢?!奥鋾院印保赛c明題內“曉”字,又暗寓情人期會已過,離別在即。而這對情侶在分離的前夜依依話別,徹夜不眠的的情景也不難想見。次句板橋即景?!伴L亭”,當是板橋上或板橋近旁一座臨水的亭閣,它既是昨夜雙方分別前聚會之處,也是曉來分別之處。長亭的窗下,就是微微蕩漾的波光?!皦骸弊之嫵龃皯艟o貼水波的情景,在朦朧的曙色之中,這隱現于波光水際的長亭仿佛是幻化出來的仙境樓閣,給這場離別涂上了一層奇幻神秘的傳奇色彩。全句寫景,意境頗似牛女鵲橋,夜聚曉分,所以和首句所寫“高城落曉河”之景融成一片。
“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毙≡姷暮髢删涫钦f,遠別的樣子就像水仙就要乘赤鯉飛升,芙蓉如面的美人一夜來流下的紅淚誰知幾多?
如果說前兩句還只是在寫景中微露奇幻神秘的色彩,那么后兩句完全進入了神話故事的意境。“水仙”句暗用琴高事。漢代《列仙傳》上說,琴高是戰(zhàn)國時趙人,行神仙道術;曾乘赤鯉來,留月余復入水去。這里把行者暗比作乘鯉凌波而去的水仙。行者是由水路乘舟南去的,板橋長亭之下正??恐l(fā)的小舟,詩人在前兩句所描繪的帶有奇幻色彩的引發(fā)下,這里進一筆生出浪漫主義的想象,將現實場景幻化為“水仙欲上鯉魚去”的神話境界。末句轉寫送者?!凹t淚”暗用薛靈蕓事。晉王嘉《拾遺記》上說,魏文帝美人薛靈蕓離別父母登車上路,用玉唾壺承淚,壺呈紅色。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這里將送行者暗喻水中芙蓉,以表現她的美艷;又由紅色的芙蓉進而想出她的淚也應該是“紅淚”。這種天真浪漫的想象的好處似乎主要在筆意。它是從行者的眼中來寫送者,卻又不直接描繪送者在“曉別”時的情態(tài),而是轉憶昨夜一夕這位芙蓉如面的情人泣血神傷的情景。
喜歡從前代小說和神話故事中汲取素材,構成詩歌的新奇浪漫情調和奇幻絢麗色彩,是李商隱詩歌的一個特點。但像這首詩這樣,用傳奇的筆法寫普通的離別,將現實與幻想融成一片,創(chuàng)造出色彩繽紛的童話般的幻境,在送別詩中是少見的。
附錄《板橋曉別》李商隱
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
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注釋
1、板橋:指開封城西的板橋。
2、曉河:指銀河。
3、微波:指銀河之波,也指長亭下水渠之波。
4、鯉魚:典故出自《列仙傳》,一名趙國人琴高,會神仙術,曾乘赤鯉來,留月余復入水去。
5、芙蓉:形容女子容貌。
6、紅淚:典故出自《拾遺記》,魏文帝美人薛靈蕓離別父母登車上路,用王唾壺承淚,壺呈紅色,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
【白話譯文】
回頭望高高城樓,銀河已經漸漸暗淡向西下落,長亭的窗下,渠水蕩漾著層層輕波。
遠別的游子像那水仙就要乘赤鯉飛升,芙蓉如面的美人一夜來流下的紅淚誰知幾多?
名家點評
程夢星:“香山詩雖淡蕩,其實情語也。義山曉別,尤見情致?!保ǔ鲎浴吨赜喞盍x山詩集箋注》)
屈復:“一曉別,二板橋,三行矣,四別恨,指所別言。芙蓉從微波、水仙生出,正是題中板橋。”(出自《玉溪生詩意》)
紀曉嵐:“何等風韻,如此作艷語,乃佳。”(出自《玉溪生詩說》)
|